技高一筹行天下
——走进郑州商业技师学院
发布日期:2019-02-20                               打印本页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8.5%,超三成毕业生月收入超过5500元,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近年来,郑州商业技师学院成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输出地之一。

该学院为何能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前不久,记者走进郑州商业技师学院,探索培养技能人才的秘诀。

聚焦重点领域科学设置专业

占地660亩、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有近2万名在校生就读……郑州商业技师学院的规模已赶上一般的综合性大学。

时值中午,记者看到,下课的学生们捧着书本从各个教学楼走出来,涌入食堂就餐,成为学校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技工教育的办学不仅要保“量”,还要保“质”。郑州商业技师学院院长刘岳介绍,从技工院校毕业的学生,企业的反馈较好。之所以会有如此现象,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功不可没。

在河南省启动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背景下,郑州商业技师学院牢牢抓住技能人才培训培养这一核心,围绕《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聚焦新一代重点技术领域,服务产业升级,优化专业设置。

除中西烹饪、建筑工程、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会展、物流、药物制剂等强势专业外,该校新增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无人机应用与维修、焊接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10多个新专业,确保技能人才培育上的创新性和领先性,实现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契合。

“我们在学校只需要认真学习,不用担心毕业找工作的事情。”新能源汽车检测专业2017级学生李明磊说,他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不错,之前的学生毕业前就被各大企业挑走了。“招工的企业大部分在郑州市,有的在山东、河北,工资基本都在6000元以上。”

以赛促教以赛代练

郑州商业技师学院校园内,有几处训练场地格外引人瞩目。2018年8月,该校被人社部确定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瓷砖贴面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承担国家队选手集训相关工作。

数月间,先后有11名选手和教练来到学院,参与赛前集训选拔。

基地按照世赛标准圈定了十余处训练场地,装砖机、装砖胶、填缝机一应俱全。基地还设有专门供选手和教练休息的场所。

代表学院参加集训的郭玉杰介绍,基地给集训队配备了一名专家和一名教练,每名选手每天训练时间在7小时以上,按照世赛要求重复练习,确保在解构图纸、设定测量、铺设瓷砖、嵌缝灌浆等技术环节达到最高标准。

2018年12月21日,郭玉杰以考核分数第二的成绩入围世赛下一阶段集训。“没有学校为我们创造这么好的条件,保证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郭玉杰直言。

“无论是比赛还是培训,只要你参加,学院绝对无条件支持。”刘岳说。

除了世赛集训基地,该校还设置了中德护士(护理)交流计划培训基地、德国库卡机器人培训基地等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该院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佐证了学院的培养力度之大。近年来,学院教师、学生纷纷在央视的《中国大能手》电气装置项目全国总决赛、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大赛、“鲁班杯”建筑工程识图技能大赛等比赛中披荆斩棘,成绩亮眼。

据统计,2016年至今,学院教师外出培训350人次,师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50余项。这对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蓝领”培训搭上网络快车

2019年起,郑州商业技师学院研发运作的“郑州金蓝领网络大学”正式上线,为职业培训上规模、提质量又添一把柴。

打开“郑州金蓝领网络大学”页面,用户可选择机电、计算机、建筑等七类科目共198节课程。网络大学以在校学生、企业人员、社会人员为主要对象,具有在线学习、培训管理、信息发布、互动反馈等功能。通过“互联网+微课+基地”这一培训方式,学院将线上学习、线下实训相结合,实行弹性学分制,让学员随时、随处灵活学习。

“实现工学同步是网络大学解决的最大问题。”郑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网络大学,在岗职工可有效解决工学矛盾,突破地域限制,满足个性化学习,从而推动职业培训上规模、提质量。

“学院还充分将线上培训与线下实训相结合,通过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研发教材,保证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无缝对接。”刘岳介绍,目前,该校已同60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