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品尝中国味道
——如何推动中国烹饪项目走出国门
发布日期:2017-12-12                               打印本页

民以食为天。“目前,我国已经从解决温饱型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化到追求小康型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说,十九大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也为我国餐饮产业的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烹饪技能竞赛正是餐饮业传承文化、交流技艺、促进创新、挖掘人才、提升服务水平以及弘扬工匠精神、繁荣餐饮市场的重要平台。

然而,墙内开花墙外不香。中国在国际烹饪大赛中成绩并不理想,如何推动中国烹饪项目走出去,成为该项目参与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探索与国际标准接轨

 

据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边疆介绍,烹饪领域的顶尖比赛除了世界技能大赛之外,还有奥林匹克世界烹饪大赛、博古斯世界烹饪大赛、西点世界杯。2016年10月,中国烹饪国家队时隔20年,重返奥林匹克世界烹饪大赛,最终取得3枚银牌和团体银奖。但在历届博古斯烹饪大赛中,中国选手的表现一直不理想。

“中国选手参加世界烹饪大赛总体成绩不是很理想,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这些顶尖的世界烹饪大赛项目基本都是西餐。这么多年来,虽然我国的西餐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对于从小吃中餐长大的中国选手来讲,西餐制作水平、表达方式以及对作品文化的理解水平,跟西方选手是不能比的。很多东西可以做到形似,但未必能够做到神似。”边疆说。

本次全国烹饪及餐厅服务职业技能竞赛为接轨国际标准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姜俊贤说,这次比赛对作品的评价,在坚持弘扬中国饮食文化、传承烹饪技艺的基础上,强调食品安全、食材绿色、美味健康的理念,增加了比赛过程还原餐厅经营、参赛作品接受大众品鉴的竞赛考评模式。

 

融入中餐元素或成制胜法宝

 

“相较于其他世界级烹饪比赛,世赛烹饪项目的规则更为全面,更加强调专业技能。和其他比赛要考虑消费市场接受度等不同,世赛强调技术的难度,团体赛强调团队的配合度。”边疆说。

中国选手未来如何才能在国际比赛尤其是世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呢?

边疆认为,首先要加强训练。国外选手参加烹饪大赛的准备期往往长达1年。而中国选手参加比赛,往往更加注重个人灵感或者个人技艺的发挥。这种发挥在世界级大赛那种紧张的场合下很难保持稳定。“要想实现稳定的发挥,除了训练别无他法。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

其次,要熟知比赛规则。边疆指出,比赛跟考试一样,不丢分最好。想要做到不丢分或者少丢分,就要认真研读比赛规则。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再多请一些专家担任国家集训队的指导,让队员们能够在短时间内熟悉理解规则,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

“再次,要加大投入。”边疆进一步指出,长时间的训练备战需要场地、食品材料、引进专家等多方面的投入,这就需要选手所在单位的省级主管部门或者国家队层面来创造条件。这种训练不是个人行为,应该有组织地进行,这样才能对技术技能水平提高有保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应该发扬好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将其融入到比赛当中。”边疆说。

“其实,世赛规则中并没有明确要求必须要做西餐,我们可以充分理解并利用好规则,将中餐的元素融入到比赛当中去,使得中西方饮食文化在作品中能够达到交融。这样可以充分表现出比赛团队和选手个人技术特点,让评委和观众眼前一亮。”边疆说,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可以将一些文化学者请到设计团队中来,帮助提炼梳理出一些文化亮点元素,加入到比赛作品当中,展现我们中餐文化的特色。

在大国崛起过程中,中国饮食文化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喜爱中餐。“在世赛中加入中国符号的表达,不仅仅是我们比赛出奇制胜的法宝,更是为了让中餐也走上世界级大赛的舞台,让世界品尝中国味道。”边疆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