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社部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系列报道之九
发布日期:2015-03-09                               打印本页

湖南吉首:专家与农户零距离对接

《中国组织人事报》第604期(总第2234期)2015-03-09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你想过寻常百姓家厨房里普通的调料——“醋”,也能变身中高档养生品吗?在湘西吉首市边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成为现实。靠什么把传统醋产品推向保健养生高端市场?公司副总经理陈万富给出的答案是:专家。

响应人社部“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2014年湖南吉首全面启动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立足项目重点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和智力,发挥本土优秀科技人才队伍优势,建立省、州、市三级联动科技专家对接机制,让科技的力量在湘西持续发酵、生根发芽。

专家接地气 服务零距离

“猪粪便污染问题怎么解决?”“选购仔猪有什么技巧?”……作为吉首市扬家坪养殖小区的省级首席专家,湖南农大教授杨仕柳经常在现场或电话回答这样的请教。养殖户手机中都存着他的电话号码。“别小看了这个号码,这可是笔大财富呢!”养殖户张自军说,“遇上问题,一个电话,杨教授总能给我满意的答案。”在杨仕柳的指导服务下,扬家坪养殖小区110名技术骨干和养殖能手个个都有“独门绝技”。

公布专家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让企业和农户随时随地联系到专家。这是吉首市搭建专家服务基层平台,让专家对接服务全市工、农业生产的一项小小举措。据介绍,组织各类专家开展农业新技术培训、下乡科技咨询、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等已经成为吉首市让科技服务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常态工作之一。

如何将常态工作干出新意?“集中培训效果不明显,我们就把专家请到村里去上课;课程设置不够贴近实际,就现场‘按需点菜、科技搭灶、专家掌勺’,农民兄弟吃科技‘小灶’。”吉首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专家们的手机就像“技术110”,对于本行业技术问题有问必答。

村民们十分珍惜与专家一对一交流的机会。一次,省农科院李先信研究员在寨阳乡给果农进行技术指导,一位苗族阿婆背着孙儿挤上来说:“请专家把电话写在我手上,回去我再要孩子们记下来。”茶叶专家李赛君在林农村黄金茶新开发基地培训指导时,针对新建幼龄茶园培管中出现的问题,深入浅出地为茶农们一一解答,她连连感叹“两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这么多年纪大的农民还那么好学,二是想不到茶农们在培管上是那么投入,并承诺开春后,邀请国内茶叶病虫害防治的顶级专家一道再来为农民们指导。

让像杨仕柳、李先信、李赛君这样的省级首席专家牵头,定点定向服务对应的产业基地,这是吉首市探索建立的省级首席专家对接服务基地的专家服务新模式。作为养殖基地的首席专家,杨仕柳先后与60多位生猪规模养殖户建立联系;湖南农大马铃薯专家刘明月教授对接社塘坡乡坪云村马铃薯种植基地,用村民的话说,“在马铃薯生长的每个关键时期,刘教授雷打不动来当‘保姆’”。

助产业发展 富基地农户

围绕柑橘、黄金茶、猕猴桃等重点产业,该市特邀的一批专家深入产业基地与种植农户面对面实地指导,开展基地科技培训活动,手把手培训基地农户,实现高端科技人才与基层种植农户零距离对接,服务产业、基地、农户,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

去年12月,副研究员彭俊彩在马颈坳镇进行猕猴桃培训指导时,附近的汨比、枫香、竹寨等村红心猕猴桃种植户闻讯后,都早早地赶到培训现场向彭专家请教,求解生产难题。听了彭俊彩的讲课后,种植户对号称“红心猕猴桃癌症”的溃疡病防治有了新的认识,坚定了种植红心猕猴桃的信心。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专家技术如源源不断的源泉,浇灌着吉首这座“谷韵之城”,一批本土特色农业产业在各类专家针对性的帮扶下逐渐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户”的一体化农业科技服务机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农业系统专门成立了市场信息、科教、推广、经果茶叶、土肥、植保等相关业务股室和项目涉及乡镇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产业技术指导组,负责产业的具体技术培训后续跟踪指导工作,2014年先后在实施培训乡镇播放有线广播6次、办宣传专栏15期。

而今,说起种植红提发家致富,吉首市河溪镇张排村的村民们感叹:“全托全国著名的葡萄种植专家石雪晖的福!”石教授来过张排村多少次,已无法统计出精确的数字,大家只记得,石教授的每次出现都堪比一场明星见面会,不但张排村全村出动,邻近村的村民都来“赶场”听课。村民吴德合记忆中的石教授特色明显:每一堂课讲完理论直接进葡萄园,现场操作,剪枝怎么剪、剪多长、留几个芽,要一一交代清楚。村民家里都有一份“红提培管日历”:什么时候该栽培了,什么时候该剪枝了,日历上记得清清楚楚,这份贴心的礼物就出自石雪晖。“搞科研的,尤其是与农业有关的科研人员,不进农村,学问就没有立脚点。”石雪晖说。

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开展以来,据统计,2014年吉首市共在产业基地举办各种田间学校、农技新知识培训班8期,培训农民128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5600余份,发放复合肥7吨,基地农民实实在在获得了新技术,得到了实惠,推进了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在新知识、新技术的熏陶下,一大批爱学习、善思考的新农民,结合种植、养殖具体实践,迅速成长为各行各业的技术“能手”。吉首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仅规模养殖大户就由原来的100余户增加到300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