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驱动实名制劳动用工管理
——湖北人社积极构建治欠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8-05-03                               打印本页

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努力实现到2020年基本无拖欠目标,湖北省人社厅在“互联网+人社服务”理念下,以信息化手段驱动建筑领域实名制劳动用工管理,使实名制信息化管理、分账管理和银行代发工资等制度落地有了载体,构建了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新模式。

实名制劳动用工管理是建立专用账户制度和银行代发工资制度的基础。湖北各市州劳动保障监察主动作为,积极开发“建设领域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化监管系统”,以信息化实名制管理为基础,银行代发工资为保证,多功能预警管理为保障,通过信息化驱动,将用工单位及其务工人员信息、员工考勤、工资支付、劳动关系、社会保障、职业技能培训等内容,纳入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实时动态监管中,结合工资专户资金实现务工人员工资的月清月结及全面实现工资银行代发,并在预警功能作用下,对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隐患进行预警。

目前,全省已有10个市(州)建立了“建设领域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化管理系统”,还有7个地市正在推进中一年来,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市州,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欠薪总额和欠薪人数大幅度下降,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通过信息化驱动,搭建了政府、企业、农民工三者间的劳务大数据,规范了劳务实名制管理和工资支付方式,从源头上控制了因劳务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劳资纠纷、恶意讨薪、工资拖欠等问题,也使长期停留在文件层面的各项制度便于操作,利于监管,达到了抓在日常,管在平时的目的,齐抓共管效应凸显。

未来,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平台将基于劳务大数据,为当地政府部门就业创业、行业发展、经济规划等提供详细的决策依据,推动地区的政务、行业管理迈入互联网新时代,为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计划提供数据支持,让劳力转变为人力,人力转变为人才,人才创造价值,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真正做到新时代,新政务,新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