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发布日期:2011-04-11                               打印本页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

 

一、概况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1个城市[1]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8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7.3%;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368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4.8%。

101个城市的地区分布情况

华北

东北

华东

中南

西南

西北

天津 石家庄

廊坊 秦皇岛

太原  大同

阳泉 包头

赤峰 呼和浩特(10个)

沈阳 长春

哈尔滨 鞍山

白城 白山

本溪 抚顺

吉林 辽源

牡丹江 延边

四平 通化

齐齐哈尔(15个)

上海 济南 南京

合肥 福州 青岛

蚌埠 常熟 绍兴

威海 潍坊 东营

无锡 南通 芜湖

烟台 淄博 盐城

徐州 温州 南平

萍乡 新余 三明

马鞍山 景德镇

(26个)

郑州 武汉 长沙

南宁 海口 洛阳

常德 郴州 恩施

佛山 桂林 荆州

株洲 柳州 汕头

十堰 湘潭 襄樊

许昌 宜昌 益阳

潜江 (22个)

重庆 成都 贵阳 昆明 德阳 广安

乐山 泸州 绵阳 曲靖 宜宾 玉溪

保山六盘水

 (14个)

 

西安 西宁

兰州 银川

铜川 渭南

宝鸡 延安

金昌 白银

昌吉 石嘴山喀什 库尔勒(14个)

 

报告中所统计的数据为这些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所采集的供求信息,均为本季度有效数。101个监测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515.7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480.6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2]约为1.07。(见表1)。

 

分区域,东、中、西部地区市场中劳动力需求均略大于供给,东、中、西部地区市场中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09、1.05、1.07。

在本季度与上季度相同的95个城市中,本季度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比上季度增加了71.5万人和45.8万人,各增长了16.8%和11.1%,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比上季度上升了0.05。分区域,与上季度相比,东、中、西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分别增加了43.3万人、12.6万人和15.6万人,各增长了21.3%、9.4%和17.9%,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31.8万人、5.8万人和8.2万人,各增长了16.3%、4.4%和9.5%。

在本季度与2010年第一季度相同的88个城市中,本季度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31.7万人和18.9万人,各增长了7.1%和4.4%,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03。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03。分区域,与去年同期相比,东、中、西部地区城市的用人需求分别增加了7.8万人、16.9万人和6.9万人,分别增长了3.5%、13.3%和7.6%;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3.7万人、12.4万人和2.8万人,分别增长了1.7%、9.9%和3.1%。

表1. 供求总体情况

 

需求人数(人)

求职人数(人)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与上季度

相比变化

与去年同期

 相比变化

本期有效数

5157441

4805561

1.07

+0.06

+0.03

 

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101个城市的供求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总体而言,劳动力需求略大于供给;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劳动力供求人数均有所增长。

2.98%的用人需求集中在二、三产业;与上季度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有所下降。

从行业需求看,81.4%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32.1%、16.4%、13.4%、8.6%、6.3%和4.6%。

3.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既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又是求职人员集中的职业。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8和1.23。

4.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5.7%,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31.7%。与上季度相比,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外来务工人员的求职比重有所上升。

 5.分性别来看,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女性略高于男性;分年龄来看,25–34岁年龄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分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及以下、高中、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高。

6.各技术等级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工程师、技师和高级技师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29、2.19、1.89。

 

二、产业、行业劳动力需求状况

本季度101个城市中,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1.8%、39.1%和59.1%。与上季度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0.9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产业

需求人数(人)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

需求变化[3]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4]

(百分点)

第一产业

95007

1.8

+0.1

-0.1

第二产业

2014965

39.1

+4.6

-0.9

第三产业

3047469

59.1

-4.7

+1.0

合计

5157441

100.0

/

/

 

从行业需求看,81.4%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32.1%、16.4%、13.4%、8.6%、6.3%和4.6%。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82.1%和11.8%,二者合计为93.9%;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三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27.8%、22.7%、14.6%和10.7%,四项合计为75.8%。

与上季度相比,制造业的需求比重上升4.6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和住宿和餐饮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1.6和0.7个百分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0.5和0.6个百分点。 (见表3)

表3. 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行 业

需求人数(人)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

95007

1.8

-

-0.1

采矿业

44361

0.9

+0.1

+0.1

制造业

1653362

32.1

+4.6

-1.3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79045

1.5

+0.1

+0.3

建筑业

238197

4.6

-0.2

+0.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17647

2.3

-0.3

+0.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68687

3.3

+0.2

+0.6

批发和零售业

845714

16.4

-1.6

+1.1

住宿和餐饮业

692874

13.4

-0.7

+1.3

金融业

67171

1.3

-0.6

-0.2

房地产业

122846

2.4

-

-0.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24803

6.3

-0.6

-0.3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41256

0.8

-0.2

-0.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3320

0.6

-0.1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443609

8.6

-0.5

-0.8

教育

45849

0.9

-0.1

0.1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44827

0.9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9370

1.5

-

-0.3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18316

0.4

-0.1

-

国际组织

1180

0.0

-

-

合计

5157441

100.0

/

/

 

 

 

 

三、用人单位需求状况

从用人单位看,96.7%的用人需求集中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仅占0.6%,其他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为2.7%。

在企业用人需求中,内资企业占78.4%,其中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21.8%、33%和10.7%,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4.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5%;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5.9%;个体经营的用人需求比重为10.6%。

与上季度,内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下降了0.9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0.5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下降了0.2个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内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2.8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0.9和2.5个百分点。(见表4)

 

表4. 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

单位性质

需求人数(人)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企业

4988760

96.7

+1.1

-0.1

  内资企业

3910979

78.4

-0.9

+2.8

    国有企业

125519

2.5

-0.4

-0.3

    集体企业

110071

2.2

0.0

-0.3

    股份合作企业

176609

3.5

-0.3

+0.1

    联营企业

99353

2.0

-0.4

-0.2

    有限责任公司

1646552

33.0

-0.1

+6.4

    股份有限公司

535535

10.7

+1.6

+0.9

    私营企业

1087597

21.8

-1.4

-3.2

    其他企业

129743

2.6

-0.1

-0.7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50799

5.0

+0.5

-0.9

  外商投资企业     

296661

5.9

-0.2

-2.5

  个体经营

530321

10.6

+0.5

+0.5

事业

20071

0.4

-0.3

-0.1

机关

9424

0.2

-0.1

-

其他

139186

2.7

-0.7

+0.2

合计

5157441

100.0

/

/

 

 

四、职业供求状况

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68.6%的用人需求集中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两大职业,其需求所占比重分别为34.9%和33.7%。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用人需求也比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11.5%和9.8%。与上季度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需求比重上升了4.3个百分点;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下降了1.5个百分点。

从求职情况看,求职人员相对集中的职业也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其所占比重分别为29.8%和29.7%,两者合计约占总求职人数的59.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为15.1%和12.3%。与上季度相比,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0.3和3.8个百分点。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8和1.2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最低,仅为0.68。(见表5)

表5. 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

职业类别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人)

需求

比重

(%)

与上季度

相比需求

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职

人数

(人)

求职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5]

与上季度

相比供求

变化

与去年

同期相比供求变化

单位负责人

166605

3.2

-0.1

+0.3

190646

4.0

+0.3

+0.2

0.86

+0.01

+0.09

专业技术人员

591093

11.5

-0.1

+0.9

589494

12.3

-0.6

+1.4

0.98

+0.11

-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503165

9.8

-0.1

+1.2

727664

15.1

+1.2

+1.6

0.68

-0.02

+0.03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1736039

33.7

-1.5

+1.1

1430713

29.8

+0.3

-0.9

1.18

+0.04

+0.12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83717

1.6

+0.1

+0.1

72025

1.5

-0.2

-0.1

1.14

+0.25

+0.18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

1797610

34.9

+4.3

-4.0

1426021

29.7

+3.8

-0.8

1.23

+0.11

-0.04

其他

279212

5.4

-2.5

+0.4

264886

5.5

-1.8

+0.4

1.03

-

+0.10

无要求

/

/

/

/

104112

2.2

-3.0

-1.5

/

/

/

合计

5157441

100

/

/

4805561

100

/

/

/

/

/

 

 

五、求职人员分类状况

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6] 所占比重为55.7%,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4.7%(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0.7%),就业转失业人员占17.6%,其他失业人员占13.4%;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31.7%,外来务工人员是由本市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组成,其所占比重分别为18.9%和12.8%。

与上季度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求职比重下降了5.4个百分点,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上升了1.2个百分点;外来务工人员中,本市农村人员的求职比重上升了4.2个百分点,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上升了1.9个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求职比重上升了0 .8个百分点,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上升了1.4个百分点;外来务工人员中,本市农村人员的求职比重上升了1.2个百分点,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了4.6个百分点。 (见表6)

表6. 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

求职人员类别

求职人数(人)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新成长失业青年[7]

1187004

24.7

-5.4

+0.8

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

483624

40.7

-8.8

-3.9

就业转失业人员[8]

844465

17.6

+1.2

+1.4

其他失业人员

645434

13.4

-2.0

+0.5

在业人员

259829

5.4

+0.6

+0.8

下岗职工

163230

3.4

-0.7

-0.7

退休人员

31831

0.7

-

+0.1

在学人员

150531

3.1

+0.2

+0.5

本市农村人员

907151

18.9

+4.2

+1.2

外埠人员

616086

12.8

+1.9

-4.6

合计

4805561

100.0

/

/

 

 

六、招聘、应聘条件状况

1.性别

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需求看,65.1%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比重为35.4%,对女性的需求比重为29.7%。

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的求职人数多于女性,所占比重分别为54.9%和45.1%。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男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07,女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

者比率为1.08。(见表7)

表7. 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

性别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人)

需求

比重

(%)

与上季度

相比需求

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职

人数

(人)

求职

比重

(%)

与上季度

相比求职

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与上季度

相比供求

变化

与去年

同期相比

供求变化

1827874

35.4

+0.8

+1.3

2639182

54.9

+1.1

-0.2

1.07

+0.05

+0.05

1530462

29.7

+0.5

-0.6

2166379

45.1

-1.1

+0.2

1.08

+0.08

+0.01

无要求

1799105

34.9

-1.3

-0.7

/

/

/

/

/

/

/

合计

5157441

100

/

/

4805561

100

/

/

/

/

/

 

 

2.年龄

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要求看,85.2%的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16–34岁之间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63.2%;其中,要求劳动者年龄在16–24岁之间的用人需求占27.6%,要求劳动者年龄在25–34岁之间的占35.6%。

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16–34岁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人数的70%;其中,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3.2%,25–3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6.8%。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16–24岁、25–34岁、35-44岁、4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05、1.2、1.04和0.74。(见表8)

表8. 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

年龄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人)

需求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职

人数

(人)

求职

比重

(%)

与上季度

相比求职

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

与去年同期相比供求变化

16-24岁

1420963

27.6

+1.3

-6.0

1595179

33.2

-1.7

-7.2

1.05

+0.16

+0.04

25-34岁

1833881

35.6

-1.2

+2.9

1768201

36.8

+1.4

+3.1

1.20

+0.02

+0.04

35-44岁

884506

17.2

-0.8

+1.6

1007900

21.0

+0.9

+3.2

1.04

+0.01

-0.02

45岁以上

253465

4.9

-1.5

+0.5

434281

9.0

-0.6

+0.9

0.74

-0.06

+0.05

无要求

764626

14.8

+2.2

+1.0

/

/

/

/

/

/

/

合计

5157441

100.0

/

/

4805561

100

/

/

/

/

/

 

 

3.文化程度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约86%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38.2%(其中对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占54.5%);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3.7%;对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16.4%;对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7.8%。

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是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41.2%(其中54.7%的求职者具有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4.1%;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2.7 %;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12.1%。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大学、硕士以上各文化程度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21、1.14、0.93、0.84和0.98(见表9)

表9.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

文化程度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人)

需求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职

人数

(人)

求职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岗位空缺

与求职者

比率

与上季

度相比

供求变化

与去年

同期相比供求变化

初中及以下

1224807

23.7

+2.4

-2.4

1159291

24.1

+1.8

-2.8

1.21

+0.08

+0.06

高中

1968068

38.2

+1.6

+0.3

1978707

41.2

+1.9

-0.4

1.14

+0.04

+0.06

  职高、技校、中专

1073104

54.5

+0.5

-4.3

1081524

54.7

+0.3

-4.3

1.35

-

+0.08

大专

848010

16.4

-0.6

+1.3

1090642

22.7

-1.0

+1.7

0.93

+0.04

+0.05

大学

385011

7.5

-1.0

+0.1

560062

11.7

-2.3

+1.4

0.84

+0.06

-0.04

硕士以上

13996

0.3

-0.1

-0.2

16859

0.4

-0.3

+0.2

0.98

+0.27

-1.00

无要求

717549

13.9

-2.3

+0.9

/

/

/

/

/

/

/

合计

5157441

100

/

/

4805561

100

/

/

/

/

/

 

 

4.技术等级或职称

从需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0.5%,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2.3%。

从求职看,51.8%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等级,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5.4%。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工程师、技师和高级技师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29、2.19、1.89。(见表10)

表10.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

技术等级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人)

需求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职

人数

(人)

求职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

与去年

同期相比供求变化

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

917412

17.8

-0.5

1.5

927831

19.3

0.3

1.8

1.52

0.08

0.00

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

465906

9.0

-0.9

0.0

497065

10.3

0.2

1.5

1.47

0.01

-0.14

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

198688

3.9

-0.7

0.3

166789

3.5

-0.4

0.2

1.72

0.05

0.04

职业资格二级(技师)

116489

2.3

0.0

0.4

70099

1.5

-0.3

0.1

2.19

0.44

0.17

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48241

0.9

-0.3

0.3

35422

0.7

-0.2

0.3

1.89

0.07

-0.25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

531308

10.3

-0.5

0.3

508239

10.6

-0.7

1.2

1.58

0.15

-0.08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工程师)

267290

5.2

-0.4

0.2

248424

5.2

-0.2

0.8

1.61

0.11

-0.14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

60614

1.2

-0.1

0.3

34361

0.7

-0.2

0.1

2.29

0.30

0.29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

/

/

/

 

2317331

48.2

1.5

-6.0

/

/

/

无要求

2551493

49.5

3.5

-3.2

/

/

/

/

/

/

/

合计

5157441

100

/

/

4805561

100

/

/

/

/

/

 

 

七、部分城市职业供求状况

不同城市的经济结构不同,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同,其职业供求对比的差异十分明显(见表11)。


表11. 全国十大城市岗位需求与求职排行榜

城市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第二产业需求

第三产业需求

岗位空缺大于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的前三个职业

 

岗位空缺小于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的前三个职业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天津

0.8

20.8%

79.2%

推销展销人员

2:1

银行业务人员

1:4

 

 

 

 

营业员、收银员

2:1

行政业务人员

1:2

 

 

 

 

治安保卫人员

2:1

秘书、打字员

1:4

上海

0.9

15.0%

84.9%

塑料制品加工人员

6:1

秘书、打字员

1:6

 

 

 

 

餐厅服务员、厨工

6:1

财会人员

1:5

 

 

 

 

推销展销人员

5:1

治安保卫人员

1:5

重庆

1.06

35%

64%

裁剪缝纫人员

28:1

保育、家庭服务人员

1:5

 

 

 

 

机械冷加工人员

3:1

农副林特产品加工人员

1:70

 

 

 

 

电子元件制造人员

3:1

行政业务人员

1:2

沈阳

0.81

28.1%

65.5%

软件测试人员

4:1

物业管理人员

1:2

 

 

 

 

模具制作人员

2:1

行政业务人员

1:3

 

 

 

 

高级车、铣、镗工

3:1

机动车驾驶人员

1:2

济南

1.49

44.7%

51.9%

餐厅服务员、厨工

2:1

财会人员

1:2

 

 

 

 

保育、家庭服务人员

2:1

简单体力劳动人员

1:2

 

 

 

 

治安保卫人员

2:1

行政业务人员

1:2

郑州

1.3

9.5%

90.3%

餐厅服务员、厨工

2:1

机动车驾驶人员

1:2

 

 

 

 

保育、家庭服务员

2:1

普通电力设备检修人员

1:3

 

 

 

 

简单体力劳动人员

2:1

推销展销人员

1:3

西安

0.99

32.2%

61.8%

推销展销人员

2:1

治安保卫人员

1:2

 

 

 

 

机械工程师

2:1

简单体力劳动人员

1:2

 

 

 

 

机械冷加工人员

2:1

秘书、打字员

1:2

长沙

1.01

33.3%

65.6%

治安保卫人员

  5:1

秘书、打字员

1:3

 

 

 

 

简单体力劳动人员

4:1

其他行政办公人员

1:3

 

 

 

 

清洁人员

4:1

保管人员

1:3

西宁

0.94

39.2%

51.5%

营业员、收银员

6:1

财会人员

1:7

 

 

 

 

餐厅服务员、厨工

8:1

普通电力设备检修人员

1:4

 

 

 

 

简单体力劳动人员

4:1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人员

1:3

成都

0.97

37.4%

60.5%

推销展销人员

2:1

营业人员、收银员

1:2

 

 

 

 

机械冷加工人员

2:1

行政业务人员

1:2

 

 

 

 

餐厅服务员、厨工

2:1

秘书、打字员

1:2

 



[1] 本季度全国共有115个城市上报了季度数据,其中,广州、杭州、北京、宁波、苏州、厦门、兴义、吐鲁番、黄石、昭通、佳木斯、安阳、乌鲁木齐、松原等14个城市的数据未参加全国数据汇总。

[2]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需求人数 / 求职人数,表明市场中每个求职者所对应的岗位空缺数。如0.8表示10个求职者竞争8个岗位。

[3]  正数表示本季度比上季度增加的百分点,负数表示本季度比上季度减少的百分点。以下同。

[4]  正数表示本季度比去年同期增加的百分点,负数表示本季度比去年同期减少的百分点。以下同。

[5]  关于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的计算:表5中“无要求”一栏数据245514,已按照表中实际各职业的需求比例分别加权入各职业求职人数,然后,再以“需求人数 / 求职人数”。加权分配后的各职业求职人数未列入本表中。 以下“性别”(表7)、“年龄”(表8)、“文化程度”(表9)、“技术等级”(表10)表中“无要求”一栏处理方法同此表。

[6]  失业人员=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其他失业人员。

[7]  新成长失业青年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从未就业,目前正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初高中、职业高中、技校及大中专毕业生中未能升学、参军、被国家统一分配或单位录用的人员,以及其他初次失业的人员。

[8]  就业转失业人员是指在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中,从就业状态转为失业状态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