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发布日期:2011-01-14                               打印本页

2010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

 

 

一、概况

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6个城市[1]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约1.9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9%;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388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5%。

106个城市的地区分布情况

华北

东北

华东

中南

西南

西北

天津 石家庄

廊坊 秦皇岛

太原  大同

阳泉 包头

赤峰 呼和浩特(10个)

沈阳  哈尔滨

大连 鞍山 白城 白山 本溪 大庆 抚顺 吉林 辽源

佳木斯 牡丹江

通化 延边

齐齐哈尔

(16个)

上海 济南 南京

合肥 福州 青岛

烟台 淄博 威海

潍坊 东营 无锡

常熟 徐州 绍兴

南通盐城马鞍山 蚌埠 萍乡 芜湖

温州 泉州 三明

南平 景德镇 新余

(27个)

郑州 武汉 长沙

南宁 海口 洛阳 湘潭 襄樊 常德 郴州 恩施 桂林 衡阳 黄石 荆州 柳州 许昌 宜昌 潜江 十堰 株洲益阳 汕头 湛江

 (24个)

重庆成都 贵阳昆明 德阳乐山 绵阳宜宾 玉溪昭通 遵义保山 六盘水

(13个)

 

西安 兰州

西宁 白银

宝鸡 金昌

铜川 库尔勒

渭南 石嘴山

咸阳 延安

银川 昌吉

乌鲁木齐

喀什(16个)

 

报告中所统计的数据为这些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所采集的供求信息,均为本季度有效数。106个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478.5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473.3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2]约为1.01,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0.02和0.04。(见表1)。

分区域,东部和中部地区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西部地区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东、中、西部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02、1.02、0.97。

在本季度与上季度相同的102个城市中,本季度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比上季度减少了49.6万人和59.8万人,各下降了9.6%和11.5%。分区域,东、中、西部地区市场的用人需求分别减少了32.5万人、8.4万人和8.7万人,各下降了12.4%、5.8%和8.1%,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37.3万人、11.5万人和11万人,各下降了14.3%、7.9%和9.8%。

在本季度与去年同期相同的92个城市中,本季度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61.7万人和39.3万人,各增长了15.7%和9.7%。分区域,与去年同期相比,东、中、西部地区市场的用人需求分别增加了32.2万人、26.8万人和2.7万人,分别增长了16.3%、24%和3.3%;东、中部地区市场的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23.6万人和18.7万人,分别增长了11.8%和16%,西部地区市场的求职人数减少了3万人,下降了3.4%。

表1. 供求总体情况

 

需求人数(人)

求职人数(人)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与上季度

相比变化

与去年同期

 相比变化

本期有效数

4785396

4733299

1.01

+0.02

+0.04

 

2010年第四季度全国106个城市的供求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总体而言,劳动力需求略大于供给;劳动力供求人数环比有所减少,同比增长。

2.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结构相对稳定;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有所上升。

从行业需求看,80.4%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27.5%、18%、14.1%、9.1%、6.9%和4.8%。

3.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既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又是求职人员集中的职业。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4和1.12。

4.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61.9%,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25.7%。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略有下降,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外来务工人员的求职比重比上季度略有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回落。

 5.分性别来看,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男性略高于女性;分年龄来看,25–34岁年龄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分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及以下、高中、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高。

6.各技术等级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技师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1.99、1.82、1.75。

 

二、产业、行业劳动力需求状况

本季度106个城市中,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1.8%、34.5%和63.8%。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1.8和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1.8和2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产业

需求人数(人)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

需求变化[3]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4]

(百分点)

第一产业

84332

1.8

-

-1.2

第二产业

1650082

34.5

-1.8

-0.8

第三产业

3050982

63.8

+1.8

+2.0

合计

4785396

100

 /

 /

 

从行业需求看,80.4%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27.5%、18%、14.1%、9.1%、6.9%和4.8%。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79.9%和13.8%,二者合计为93.7%;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三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28.2%、22.1%、14.3%和10.8%,四项合计为75.4%。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制造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1.5和0.1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0.5和0.7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0.9和1.8个百分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0.5和1.3个百分点。 (见表3)

表3. 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行 业

需求人数(人)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

84332

1.8

-

-1.0

采矿业

36001

0.8

-0.2

-1.0

制造业

1318289

27.5

-1.5

-0.1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67373

1.4

-0.1

-

建筑业

228419

4.8

-0.1

+0.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25734

2.6

-0.1

-0.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47913

3.1

+0.2

+0.4

批发和零售业

861545

18.0

+0.5

+0.7

住宿和餐饮业

674846

14.1

+0.9

+1.8

金融业

92878

1.9

+0.2

+0.3

房地产业

115494

2.4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30656

6.9

+0.5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46379

1.0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1725

0.7

+0.1

+0.1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435881

9.1

-0.5

-1.3

教育

49287

1.0

-

+0.3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42403

0.9

+0.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1957

1.5

-

-0.2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23307

0.5

+0.1

-0.1

国际组织

977

0.0

-

-0.1

合计

4785396

100

/

/

 

 

 

 

三、用人单位需求状况

从用人单位看,95.6%的用人需求集中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仅占0.9%,其他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为3.5%。

在企业用人需求中,内资企业占79.3%,其中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23.2%、33.1%和9.1%,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5.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4.5%;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6.1%;个体经营的用人需求比重为10.1%。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内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1.9和1.5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0.1和0.6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1.4和0.2个百分点。(见表4)

 

 

表4. 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

单位性质

需求人数(人)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企业

4574895

95.6

-0.3

-0.2

  内资企业

3629538

79.3

+1.9

+1.5

    国有企业

133068

2.9

-

-0.4

    集体企业

99141

2.2

+0.3

-0.1

    股份合作企业

174588

3.8

+0.6

+0.2

    联营企业

108010

2.4

-0.2

-0.1

    有限责任公司

1512705

33.1

+2.3

+5.9

    股份有限公司

415871

9.1

-1.4

-0.7

    私营企业

1063523

23.2

+0.1

-1.7

    其他企业

122632

2.7

+0.3

-1.5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07337

4.5

+0.1

+0.6

  外商投资企业     

277841

6.1

-1.4

-0.2

  个体经营

460179

10.1

-0.7

-1.9

事业

31987

0.7

-0.1

-

机关

12598

0.3

-

-

其他

165916

3.5

+0.4

+0.2

合计

4785396

100

/

/

 

 

 

 

四、职业供求状况

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两大职业,其需求所占比重分别为30.6%和35.2%,二者合计约占全部用人需求的65.8%。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用人需求也比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11.6%和9.9%。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0.4和0.5个百分点;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0.5和0.2个百分点。

从求职情况看,求职人员相对集中的职业也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其所占比重分别为29.5%和25.9%,两者合计约占总求职人数的55.4%。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为13.9%和12.9%。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下降了0.3和0.5个百分点,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上升了0.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4和1.12;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最低,仅为0.7。(见表5)

表5. 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

职业类别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人)

需求

比重

(%)

与上季度

相比需求

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职

人数

(人)

求职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5]

与上季度

相比供求

变化

与去年

同期相比供求变化

单位负责人

156213

3.3

+0.1

+0.7

176046

3.7

-0.3

0.9

0.85

+0.08

+0.01

专业技术人员

556175

11.6

-0.3

-1.2

610081

12.9

-0.7

-1.1

0.87

+0.04

+0.01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75485

9.9

-0.5

-1.2

655564

13.9

-0.4

-1.3

0.70

-

+0.01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1684200

35.2

+0.5

+0.2

1394283

29.5

-0.3

-0.5

1.14

+0.04

+0.06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74134

1.5

-

-0.1

79422

1.7

+0.3

+0.2

0.89

-0.11

-0.11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

1465296

30.6

-0.4

-0.5

1228265

25.9

+0.1

-

1.12

-

+0.02

其他

373893

7.8

+0.6

+2.1

344124

7.3

+0.6

-0.1

1.03

+0.01

+0.31

无要求

/

/

/

/

245514

5.2

+0.7

2.0

/

/

/

合计

4785396

100

/

/

4733299

100

/

/

/

/

/

 

 

 

五、求职人员分类状况

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6]所占比重为61.9%,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30.1%(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9.5%),就业转失业人员占16.4%,其他失业人员占15.4%;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25.7%,外来务工人员是由本市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组成,其所占比重分别为14.7%和11%。

与上季度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求职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0.8和0.7个百分点;外来务工人员中,本市农村人员的求职比重上升了1.5个百分点,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了1.0个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求职比重上升了6 .3个百分点,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下降了1.1和2.1个百分点;外来务工人员中,本市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下降了2.1和0.2个百分点。 (见表6)

表6. 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

求职人员类别

求职人数(人)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新成长失业青年[7]

1425259

30.1

-1.9

+6.3

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

704886

49.5

+3.3

+8.6

就业转失业人员[8]

774375

16.4

+0.8

-1.1

其他失业人员

728083

15.4

+0.7

-2.1

在业人员

227464

4.8

-

-0.1

下岗职工

194020

4.1

+0.2

+0.1

退休人员

33343

0.7

-

+0.1

在学人员

136175

2.9

-0.3

-0.9

本市农村人员

695093

14.7

+1.5

-2.1

外埠人员

519487

11.0

-1.0

-0.2

合计

4733299

100

/

/

 

 

 

六、招聘、应聘条件状况

1.性别

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需求看,63.8%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比重为34.6%,对女性的需求比重为29.2%。

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的求职人数多于女性,所占比重分别为53.8%和46.2%。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男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02,女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

者比率为1。(见表7)

表7. 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

性别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人)

需求

比重

(%)

与上季度

相比需求

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职

人数

(人)

求职

比重

(%)

与上季度

相比求职

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与上季度

相比供求

变化

与去年

同期相比

供求变化

1656237

34.6

+0.3

-0.6

2546094

53.8

-0.6

-1.1

1.02

+0.04

+0.07

1395249

29.2

-0.4

-0.9

2187205

46.2

+0.6

+1.1

1.00

-

+0.03

无要求

1733910

36.2

+0.1

1.6

/

/

/

/

/

/

/

合计

4785396

100

/

/

4733299

100

/

/

/

/

/

 

 

 

2.年龄

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要求看,87.5%的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16–34岁之间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63.1%;其中,要求劳动者年龄在16–24岁之间的用人需求占26.3%,要求劳动者年龄在25–34岁之间的占36.8%。

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16–34岁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人数的70.3%;其中,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4.9%,25–3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5.4%。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16–24岁、25–34岁、35-44岁、4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0.89、1.18、1.03和0.8。(见表8)

表8. 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

年龄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人)

需求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职

人数

(人)

求职

比重

(%)

与上季度

相比求职

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

与去年同期相比供求变化

16-24岁

1256202

26.3

-2.1

-0.2

1653754

34.9

-1.9

-0.7

0.89

-

+0.03

25-34岁

1763074

36.8

+2.2

+3.5

1676137

35.4

+0.5

+1.1

1.18

+0.07

+0.10

35-44岁

860905

18.0

-0.3

-0.8

952343

20.1

+0.6

-0.4

1.03

-0.02

+0.01

45岁以上

304662

6.4

+0.4

+0.5

451065

9.5

+0.8

-0

0.80

-

+0.06

无要求

600553

12.5

-0.2

-3.0

/

/

/

/

/

/

/

合计

4785396

100

/

/

4733299

100

/

/

/

/

/

 

 

 

3.文化程度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约84%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36.6%(其中对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占54%);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1.3%;对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17%;对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8.9%。

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是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39.3%(其中54.4%的求职者具有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2.3%;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3.7 %;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14.7%。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大学、硕士以上各文化程度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3、1.1、0.89、0.78和0.71。(见表9)

表9.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

文化程度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人)

需求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职

人数

(人)

求职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

求职变化

(百分点)

岗位空缺

与求职者

比率

与上季

度相比

供求变化

与去年

同期相比供求变化

初中及以下

1021071

21.3

+0.6

-0.8

1056991

22.3

+0.1

-2.9

1.13

+0.05

+0.14

高中

1751216

36.6

-0.4

-2.0

1861450

39.3

+0.5

-2.7

1.10

-

+0.08

  职高、技校、中专

946331

54.0

-0.6

+4.2

1012183

54.4

+1.3

+4.2

1.35

-0.04

+0.12

大专

812272

17.0

-

+0.9

1119927

23.7

-

+1.6

0.89

+0.01

+0.04

大学

407119

8.5

-

+1.3

664121

14.0

-0.7

+3.6

0.78

+0.04

-0.03

硕士以上

16857

0.4

-

+0.1

30810

0.7

+0.1

+0.4

0.71

+0.04

-0.24

无要求

776861

16.2

-0.2

+0.5

/

/

/

/

/

/

/

合计

4785396

100

 

/

4733299

100

/

/

/

/

/

 

 

 

4.技术等级或职称

从需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4%,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4.6%。

从求职看,53.3%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等级,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5.8%。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技师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1.99、1.82、1.75。(见表10)

表10.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

技术等级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人)

需求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

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职

人数

(人)

求职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

与去年

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

与去年

同期相比供求变化

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

873877

18.3

+0.7

-2.0

899237

19.0

+0.5

-1.7

1.44

+0.03

+0.06

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

471797

9.9

+0.4

-0.1

475880

10.1

-0.1

+0.5

1.46

+0.07

+0.02

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

222437

4.6

+0.2

+0.9

185210

3.9

-0.1

+0.6

1.67

+0.09

+0.13

职业资格二级(技师)

110871

2.3

-0.2

+0.2

86549

1.8

+0.1

+0.5

1.75

-0.13

-0.26

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58704

1.2

+0.1

+0.5

43217

0.9

-

+0.4

1.82

+0.15

-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

515291

10.8

-

-0.3

536111

11.3

+0.8

+0.6

1.43

-0.06

-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工程师)

266284

5.6

-0.2

+0.2

256546

5.4

-

+0.5

1.50

-

+0.02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

62839

1.3

+0.2

+0.2

41210

0.9

-0.1

+0.2

1.99

+0.31

+0.03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

/

/

/

/

2209339

46.7

-1.1

-1.6

/

/

/

无要求

2203296

46.0

-1.3

+0.4

/

/

/

/

/

/

/

合计

4785396

100

/

/

4733299

100

/

/

/

/

/

 

 

七、部分城市职业供求状况

不同城市的经济结构不同,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同,其职业供求对比的差异十分明显。(见表11)


 

表11. 全国十大城市岗位需求与求职排行榜

城市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第二产业需求

第三产业需求

岗位空缺大于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的前三个职业

 

岗位空缺小于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的前三个职业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天津

0.79

20.6%

79.4%

推销展销人员

2:1

行政业务人员

1:3

 

 

 

 

营业员、收银员

2:1

银行业务人员

1:4

 

 

 

 

餐厅服务员、厨工

2:1

秘书、打字员

1:4

上海

1.01

14.8%

85.2%

餐厅服务员、厨工

7:1

财会人员

1:6

 

 

 

 

社会中介服务人员

6:1

秘书、打字员

1:6

 

 

 

 

美发美容人员

5:1

机动车驾驶人员

1:5

重庆

1.07

23.8%

75.9 %

裁剪缝纫人员

8:1

营业人员、收银员

1:2

 

 

 

 

电子元件制造人员

6:1

机动车驾驶人员

1:2

 

 

 

 

机械冷加工人员

2:1

农副产品加工人员

1:4

沈阳

0.78

23.6%

69.9%

软件研发人员

2:1

机动车驾驶人员

1:3

 

 

 

 

动漫、游戏开发人员

2:1

保育、家庭服务人员

1:2

 

 

 

 

机械设备装配人员

3:1

保管人员

1:3

济南

1.42

18.1%

78.7%

房地产业务人员

4:1

机械设备维修人员

1:3

 

 

 

 

机械热加工人员

4:1

机械设备装配人员

1:2

 

 

 

 

家庭服务员

3:1

治安保卫人员

1:2

郑州

0.87

9.8%

90.1%

简单体力劳动人员

2:1

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

1:4

 

 

 

 

保险业务人员

2:1

财会人员

1:3

 

 

 

 

商品监督和市场管理员

2:1

普通电力设备检修工

1:4

西安

0.99

30.2%

63.6%

推销展销人员

4:1

行政事务人员

1:3

 

 

 

 

机械冷加工人员

3:1

治安保卫人员

1:2

 

 

 

 

餐厅服务员、厨工

2:1

部门经理及管理人员

1:2

长沙

1.12

34. 8%

64.0%

餐饮服务人员

  3:1

秘书、打字员

1:3

 

 

 

 

治安保卫人员

3:1

财会人员

1:3

 

 

 

 

营销人员

2:1

保管人员

1:3

西宁

0.96

36.5%

54.7%

餐厅服务员、厨工

7:1

机动车驾驶员

1:4

 

 

 

 

治安与保卫人员

7:1

秘书打字员

1:4

 

 

 

 

简单体力劳动人员

4:1

物业管理人员

1:6

成都

0.98

32.0%

65.9%

推销展销人员

2:1

营业人员、收银员

1:2

 

 

 

 

餐厅服务员、厨工

2:1

秘书、打字员

1:2

 

 

 

 

机械冷加工人员

2:1

行政业务人员

1:2

 



[1] 本季度全国共有122个城市上报了季度数据,其中,广州、杭州、兴义、吐鲁番、曲靖、宁波、北京、佛山、深圳、厦门、苏州、安阳、长春、泸州、四平、松原等16个城市的数据未参加全国数据汇总。

[2]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 需求人数 / 求职人数,表明市场中每个求职者所对应的岗位空缺数。如0.8表示10个求职者竞争8个岗位。

[3]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求职)变化指在本季度与上季度相同的102个城市需求(求职)比重变化;正数表示本季度比上季度增加的百分点,负数表示本季度比上季度减少的百分点。以下同。

[4]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求职)变化指在本季度与去年同期相同的92个城市需求(求职)比重变化;正数表示本季度比去年同期增加的百分点,负数表示本季度比去年同期减少的百分点。以下同。

[5]  关于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的计算:表5中“无要求”一栏数据245514,已按照表中实际各职业的需求比例分别加权入各职业求职人数,然后,再以“需求人数 / 求职人数”。加权分配后的各职业求职人数未列入本表中。 以下“性别”(表7)、“年龄”(表8)、“文化程度”(表9)、“技术等级”(表10)表中“无要求”一栏处理方法同此表。

[6]  失业人员=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其他失业人员。

[7]  新成长失业青年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从未就业,目前正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初高中、职业高中、技校及大中专毕业生中未能升学、参军、被国家统一分配或单位录用的人员,以及其他初次失业的人员。

[8]  就业转失业人员是指在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中,从就业状态转为失业状态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