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交流
四川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典型做法
来源: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10-28 分享到:
 

(一)雅安市石棉县创新调解模式

       打造和谐劳动关系新示范

 

雅安市石棉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大渡河中游,地处雅安市与凉山州、甘孜州交汇地带,素有民族走廊之称。近年来,石棉县坚持贵在预防,贵在调解理念,深入推进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多元化发展,解决调解力量、纠纷化解、职工诉求等难题,构建多方互动、多层衔接、多元化解调解工作机制。针对辖区彝族、藏族同胞较多,因地制宜创新调解方式,开辟少数民族职工劳动纠纷调解绿色通道,建立德古路吉达克两类民族自主调解新模式,用民族话”“民间理破解工作瓶颈,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迈上新台阶。

突出自主调解,“仲裁+自调”双向发力。建立“德古”调解模式,积极化解矛盾。“德古”,在彝语中意为德高望重的人,他们侧重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发挥着政府与群众间“桥梁”作用。石棉县依靠懂法律、明事理、善调解、有威望的“德古”,借助乡贤为企业和职工宣传好劳动法规、人社政策,以法育人、讲明道理、算清补偿。自建立“德古”调解模式以来,参与调解工伤待遇纠纷等共23件,涉及职工170人,涉及金额350万余元。

挖掘传统文化,“德治+法治”互融互助。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治理智慧,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问题能解决、矛盾不上交、民族要团结”为目标,建立“路吉达克”调解模式参与劳动纠纷调解。打造“路吉达克”民族自主调解示范点,采用“固定调解室+流动服务”的方式,分片区提供“路吉达克”多语种调解服务。组建“路吉达克”调解队伍,把调解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将道德和法律融合,拉近距离、化解纠纷。近年来,“路吉达克”调解团队共化解工伤待遇等争议55起,调解成功率达99%。

聚焦日常习俗,“依规+依俗”互联并进。建立健全民族自主调解队伍,推进调解队伍当好“三大员”,即当好“宣传员”,传播好党的民族政策、行业法规、法治新风,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当好“调解员”,排隐患化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当好“监督员”,落实民族礼仪道德标准,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规范社会秩序。做到调解全程法治化、调解程序规范化、调解方法地方化、调解机制简便化,不断提升调解公信力和成功率,形成小纠纷“随手调”、大纠纷“联合调”工作机制,实现“党群不离心、民族不分家、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进一步以法正人、以理服人、以文化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眉山市东坡区三举措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2022年以来,眉山市东坡区积极落实“三举措”,做好劳动争议预防、预警、调解工作,积极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三强化”做好劳动争议源头预防。强化劳动用工指导。组织人社、法院、司法、工会、工商联等部门专业人员进企业开展劳动用工指导、劳动关系风险诊断10余次,为企业量身定制用工风险防控方案,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以“解锁人力资源密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题举办企业家沙龙活动2场,参与企业家100余人,分享企业用工管理方式、依法化解劳动关系风险技巧,不断提升企业用工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用工风险,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强化劳动法规宣传。通过“百人联百企”“劳动关系宣传月”等活动,开展劳动保障、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等法规政策现场宣传活动,发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99问》等宣传资料6000余份,现场答疑300余人次,增强企业和职工依法用工、依法维权意识。强化劳动关系服务。紧跟新业态从业人员需求,建立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26个,满足户外劳动者喝水、休憩、热饭、充电等日常需求,同时提供法律支持、心理咨询、政策宣讲、金融知识等特色服务,让劳动者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完善”把握劳动争议处理主动权。完善纠纷排查机制。坚持实行重点企业每半月、一般企业每月排查1次,做好劳动纠纷排查统计。在重大节日、敏感时期等,集中力量开展预防排查。完善纠纷预警机制。密切关注劳动关系领域新情况、新挑战,对可能出现的劳动关系风险隐患、突发性群体事件,建立劳动关系风险监测点,完善监测指标和监测方式,健全“动态监测、定期研判、分级预警、分类处置”的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完善风险研判机制。密切关注工资拖欠、养老保险费欠缴、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的劳动合同解除(终止)等情况,加强对劳动关系运行状况、影响因素、重大风险及发展趋势分析研判,及时通报相关单位。

“三延伸”拓宽劳动争议调解覆盖面。向基层社区延伸。推进“1+4+16+N”多元调处体系建设,整合人社、工会、司法等部门资源,建立社区劳动争议调处点200余个,就近受理并调解劳动争议,推动劳动争议不出社区。向工商企业延伸。加强企业调解组织建设,新建行业调解组织9个,指导企业成立调解委员会19个,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等调解阵地70余个。定期组织资深仲裁员、调解员到企业传授调解工作经验,提高企业调解人员业务水平,提升企业自主解决劳动争议的能力。向社会组织延伸。成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8个,通过建立健全对接联系、司法确认、委托调解等工作机制,形成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合力。依托区法院“智调助手”,广泛吸纳劳动关系协调员、特邀调解员、律师、退休法务工作者参与劳动争议调解,通过在线抢单方式提高调解工作效率。截至9月底,全区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800余起,为劳动者追讨工资、工伤赔偿等费用5216万余元。

                                                                                     (供稿单位:四川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京ICP备09079694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230

网站标识码bm15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