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8日 回到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专栏>新闻

就业有岗提升有道维权有路——广西南宁以人社公共服务创新为抓手保障农民工权益

发布时间:2023-07-06 打印本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州市横州镇江南村留守妇女韦凤芳,之前因无一技之长一直在家务农。2022年9月,她参加人社部门举办的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后,被当地彩虹家政公司录用,目前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月薪6000元左右。

“因为我是农村户口,可以享受政府的培训补贴。现在不用风吹日晒,工作轻松多了,收入也大大提高。人有了技能,就业的路子就宽了。”韦凤芳满脸笑容地说。

今年以来,南宁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围绕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抓实服务、持续发力,全力确保“有需求就有岗位、有意愿就有服务、有问题就有跟踪”,推动农民工就业务工,实现增收致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服务不停歇

“能找到活干,最感谢的还是小梁。”搬迁群众口中的“小梁”就是南宁市震东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就业服务站站长梁佳。

作为广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震东社区成立之初,不少搬迁户面临年纪大、技能水平低、工厂式就业难等问题。

2020年,震东集中安置区因地制宜创建了由梁佳领衔开展的“社区送单、企业派单、居民接单、小梁送单”的“小梁送工”就业服务帮扶模式。

“几年来,‘小梁送工’已经成为助力搬迁群众灵活就业、促进农民工持续增收的就业服务品牌,并逐渐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南宁市人社局局长刘德宁说。

“小梁送工”就业服务帮扶模式创建至今,组织送工1089批次8.73万人次,帮助搬迁安置区务工群众实现人均日收入100元-300元,累计实现务工收入超千万元。

2023年,南宁市创新建设该市首个线上线下一体化零工市场,共建成零工市场6家,提供就业岗位3.54万个次,带动农民工等灵活就业人员就业1.23万人。

今年,南宁市依托人社部信息中心与南宁市政府共建的全国首个智慧人社创新实验室,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招聘平台,通过“直播带岗”“视频面试”等线上服务方式,助力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截至5月底,全市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24场,组织6076家次企业提供就业岗位45.19万个次。牵头组织开发乡村环境卫生清扫员、水域巡查员、护林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就业2.27万人,其中,人社部门利用就业补助资金开发的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3775人。全市现有就业帮扶车间318家,吸纳就业约2.98万人,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4999人。率先推动南宁市中禾箱包有限公司等6家就业帮扶车间转型升级为乡村就业工厂,为带动农民工稳定就业发挥了示范作用。

提升技能不打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职业技能提升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

马党成、黄艳琼夫妻俩以前长年在广东打工,开过餐饮店,进过工厂。马党成因勤劳肯干,技能经验丰富,在工作中处处乐于助人,被工友推为零工队伍小组长。

“如今,我们夫妻俩在广西金穗农业公司香蕉基地承包经营,管理种植香蕉约60亩,承包经营年均收入超过8万元。随着技能的不断提升,我们实现了从返乡灵活打工到专业管理包工的蜕变。”马党成说。

2023年,南宁市大力推进“八桂家政”“八桂建工”“八桂米粉师傅”等八桂系列劳务品牌建设,鼓励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增设一批“老友粉制作”等具有南宁特色的劳务品牌培训项目,通过组织“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促进人岗对接。截至5月底,已开展八桂系列劳务品牌培训2789人。同时,结合南宁市非遗项目创新开发“鱼生制作”项目,被纳入广西专项职业能力项目,激励本土特色技能技艺传承,实现就业与水产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乡村振兴。

南宁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蒋炜介绍,该市遴选培训经验丰富、业内口碑好的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村有培训意愿的脱贫劳动力进行免费培训,有效增强劳动者技能,提升脱贫人口技能水平、职业素质和就业底气。今年,全市开展企业在岗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541人次,农村转移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1953人次,脱贫人口技能培训1786人次,切实提高农民工等群体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维护权益有保障

一直以来,南宁市积极探索多部门联动化解劳动纠纷,先后与法院等部门联动推出“绿色支付令”“劳动维权打包一件事”等创新举措。在此基础上,南宁市聚焦以农民工为主的灵活就业人员劳动纠纷化解采取全新做法。

针对建筑工地等灵活用工的劳动纠纷存在着“劳动关系确认难、劳动量确认难、劳务报酬追讨难”的问题,南宁市人社部门依托劳动监察城乡街道网格管理基础,于2021年8月与西乡塘区人民法院合作建成“劳动监察+司法确认”快速化解灵活就业人员劳动纠纷联动机制,并正式成立全国首个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联动化解中心,在全市成功推动灵活就业劳动纠纷调处新机制“全铺开”“广覆盖”。

南宁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高新区大队大队长邓凡介绍,该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劳动纠纷调解协议缺乏强制执行力的难题,为灵活就业人员“免诉讼、免排期、免费用”快速解决劳务报酬案件,农民工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纠纷处置时间从原来的“至少6个月”缩短到“最快日结”,大幅缩短了灵活就业劳动者维权时间、降低维权成本,确保“权有所护、劳有所得”。

截至6月2日,南宁市联动调处机制已经成功为1010名灵活就业人员司法确认劳务报酬,涉及金额达3732万元。(王宝杰 韦雨丹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京ICP备09079694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230

网站标识码bm15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