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8日 回到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专栏>新闻

当好“四大员”打好“组合拳”——湖北十堰保障脱贫群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5-24 打印本页


春末夏初,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龙泉社区繁花朵朵,绿树成荫,处处充满生机。一排排香菇大棚错落有致,菇农韩文军穿梭其间,通过直播镜头向消费者们展示着香菇采摘和加工过程。

靠着在抖音上直播卖香菇,韩文军每年可以收入10万多元,自家香菇卖完了就帮其他菇农销售。但就在5年前,刚刚搬出大山的韩文军还在为生计而发愁,郧阳区人社部门主动上门提供免费香菇种植培训,帮助他实现了从脱贫户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如今,在区人社部门持续帮助下,他又参加了电商培训并实现了自主创业,开启了电商主播这个第二重身份。

如何让脱贫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这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也是十堰市人社部门就业帮扶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坚持把保障脱贫群众就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根基工程,通过开展劳务输出、抓好就近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强化技能提升,有力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

当好劳务输出“联络员”让脱贫群众致富路宽起来

不久前,两广高速潜江段路口,在“热烈欢迎张湾区务工人员”的标语指引下,两辆满载十堰市张湾籍务工人员的大巴缓缓驶入潜江市,当地人社部门早已安排工作人员前来迎接。

这是该区驶出的第一批赴潜江市“剥虾工”,85名就业困难人员通过“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定点就业”模式在潜江市湖北莱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就业。据悉,自2021年两地建立劳务协作关系以来,双方不断完善协作机制,促进劳务输出与企业用工需求对接,帮助脱贫群众等重点群体转移就业、稳定增收。

外出务工是脱贫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十堰市320万人口中,有农村劳动力130余万,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80余万,其中省外务工超37万。近年来,市人社部门立足实际,积极推进“6+1”省际劳务协作、“秦巴就业联盟”“襄十随神”区域劳务协作、“2211”区县劳务协作等“三位一体”劳务输出模式。今年以来,已陆续与15地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开展30余次线上线下活动,协作地累计提供2.8万余个就业岗位,有力实现招聘互动、培训互通,拉近省内外企业和本地劳动者的距离,用劳务输出拓宽群众致富路。

当好就近就业“服务员”让脱贫群众钱袋子鼓起来

陈鲜是第一批响应号召搬迁入住青龙泉易迁安置点的居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走进棉伙棉伴车间上班,从一名普通挡车技工一步步升为车间班长,加上丈夫王清峰承包的1000棒香菇,家庭年收入达8万元以上。

在全市各个易迁安置点,有着一大批像陈鲜夫妇这样的易迁家庭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十堰市是湖北省易地扶贫搬迁主战场,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市人社部门持续落实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等各项奖补政策,在全市800人以上易迁点设置就业服务站,为搬迁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实现就近就业增收。

针对部分大龄脱贫群众找工作不容易的问题,各级人社部门通过建立“零工驿站”为其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部分地区还将“零工驿站”建到了易迁点等脱贫群众较为集中的地点。在这里,工作不受年龄、时间限制,工钱可结算现金也可计分,积分可在超市换取蔬菜、生活用品。

“都是老年人,一边说说闲话,一边干点活,风不吹日不晒,比种地可轻松多了。”张少芬今年72岁,逢人就夸零工超市好。劳作自由、时间自由、进出自由、兑换自由的务工方式受到老百姓的欢迎。目前,全市建成“零工驿站”19个,今年以来已促进灵活就业1000余人次。

当好公岗开发“管理员”让脱贫群众心窝窝暖起来

今年48岁的脱贫户李应军因照顾残疾妻子不能外出务工,只能靠打零工挣点生活费,日子过得紧巴巴。黑垭村“两委”了解到情况后,主动给他介绍了公益性岗位--保洁员。

“每月1750元的工资,一年收入近两万块,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帮助。感谢党的好政策,真正暖到我们老百姓心窝窝里了。”李应军满怀感恩地说。

为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多方面、多途径开发公益性岗位,根据脱贫群众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安排他们从事保洁员、护路员、护水员等适合自己的岗位。据统计,今年全市公益性岗位已安置脱贫群众就业4280人,落实岗位补贴1200余万元,实现人均月增收1000余元。

当好技能提升“引导员”让脱贫群众腰杆子挺起来

“真是太感谢党和政府了,做家政一个月能挣近5000元,我早就想学了,没想到这次县人社局不仅把培训班办到家门口,还给生活补贴,我一定要好好学!”近日,家住郧西县上津镇的脱贫户马大姐高兴地说。

据了解,此次培训时间为期8天,培训内容包括家政服务礼仪、居家卫生保洁、家庭膳食营养等知识,教学过程主要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集中考试等方式进行。培训合格后帮助推荐就业,脱贫户学员除享受免费培训外,还将获得240元的生活补贴。

没有一技之长、收入较低、工作稳定性差,曾是许多脱贫群众的痛点。缺什么就补什么,近年来,全市各级人社部门持续加大脱贫群众等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结合市场需求和群众实际,深入社区、乡村开设培训班,分类分批免费进行电子商务、汽车维修、家政服务等专业技能培训,让脱贫群众挺起技能致富腰杆子。今年以来,全市已举办各类培训班60余期,培训脱贫群众1800余人,落实生活补贴90余万元。(左冬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京ICP备09079694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230

网站标识码bm15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