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8日 回到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专栏>人物风采

曹隽:讨薪人的“老娘舅”

发布时间:2019-11-25 打印本页


“您好,这里是苏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这句寻常的开场白,曹隽已经说了不知多少遍。为农民工讨薪,不管涉及上百万元,还是一两千元,曹隽都会管,而且要一直管到底。有些纠纷长达五六年,有的涉及多家单位,他总是耐心梳理,情和理双管齐下,为劳动者争取应有权益。

19年来,曹隽查处各类违法案件930多件,处理严重违法行为58起,追讨工资报酬1900多万元。他用务实担当,铸就了“蓝盾”维权品牌,成为职工贴心的“老娘舅”。

既当政策通,又当普法员 

守法入心,普法先行。曹隽发现,一些用人单位不遵法不守法,是因为不知法不懂法。曹隽把宣传劳动保障法和培训用人单位人事负责人作为工作的必修课。

2010年6月的一天,曹隽照常提前到接待窗口值班。刚到上班时间,老王便拿着仲裁决定书怒气冲冲地来到窗前。旁边同事一看,轻声对曹隽说:“‘上访专业户’,申请仲裁2次了,官司都打到中院,对仲裁结果十分不满。”

曹隽心想,炎炎夏日多次前来反映,一定是老大难问题。于是,他喊老王坐下聊了聊。老王见曹隽态度诚恳,回答也在理,火气也就消退了一些。原来,老王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但追溯时间长,又涉及三家单位,处理难度相当大。

曹隽接案后,在三家单位间来回跑。在与单位负责人沟通中,曹隽发现他们并不了解社保政策,单位在相关制度设计上也存在一定缺陷。曹隽一方面耐心解释,老王年龄已接近法定退休年龄,社会保险缴纳情况会直接影响其退休办理及后续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另一方面向单位负责人普及《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并对单位规章制度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三家单位负责人被曹隽的专业素养和诚心打动,配合解决了老王的社保问题。

“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服务品质,不仅要帮助职工维权,更要向用人单位普法。”曹隽表示,“要以普法之力筑牢守法之堤。”

再难也要讨回血汗钱 

走进苏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办公室,满壁都是讨薪者送来的锦旗。感激的话语相似,落款却五花八门:“某项目全体农民工”“某建筑工程农民工”“某商场职工”……其中,挂在墙角的那面尤为特殊:落款只有三个字“讨薪者”。

说起讨薪“秘诀”,曹隽动情地说:“以心换心,才能赢得真心。工作的成就感并非来自一面面锦旗,而是看到职工拿到工钱时灿烂的笑容。”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特大地震。苏州从事房屋销售的小李,得知家乡有难便匆匆辞职回家。在安顿好家人后,才想起还有2万多元销售提成款没有结算。对小李而言,这笔钱无疑是救急的钱。可是辞职时,用人单位仅结付了基本工资,并未结算提成。

小李心里十分着急,拨打了劳动保障监察维权热线。经过信息流转和工作指派,该案件由曹隽主办处理。曹隽立即着手了解情况,发现双方并没有关于提成的书面约定,仅是口头约定。而且用人单位认为,小李没有提前告知便直接离职,给单位造成了损失,僵持之下提成款迟迟没着落。

那几天,曹隽和单位负责人持续沟通,把地震后的照片给他看,详细介绍了小李家的实际困难。最终,单位负责人松了口,小李拿到了销售提成款。

还有一次,曹隽一大早到了单位,发现支队维权服务中心门口聚集了几十人。他立即上前询问,得知一家用人单位老板突然跑路,大量工钱没有结算。曹隽立即安排人员接待,安抚农民工情绪。当他带队以最快速度赶到用人单位时,却发现该单位厂房是租来的,机器、办公设备已全部转移,老板失联。

农民工一双双焦急的眼睛望向曹隽,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再难也要讨回血汗钱,给大伙一个交代。”曹隽不停地给用人单位负责人打电话、发短信,宣传欠薪逃匿的法律后果。同时,追查老板下落。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老板,追回了全部拖欠的工资。

“职工事情无小事。我是来讨薪的,只要合理合情合法,就应该为职工‘站台’。”曹隽如是说。

“绣花”功夫破难题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往往涉及多方主体,取证难,违法认定也难,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产生群体性事件。面对棘手案情,要拿出精益求精的“绣花”功夫,条分缕析,把矛盾纠纷层层化解,逐个击破。

有一次,苏州高新区一家外资电子企业毫无征兆宣布关闭解散。大清早一接到消息,曹隽和同事立刻赶赴现场处置。没进工厂大门,上百名员工就将他们团团围住,急迫地要个说法。现场群情激动,言辞激烈。面对难局,曹隽站在人群中,一遍又一遍地解释法律规定和劳动监察如何帮助依法维权。经过长时间的劝解,员工情绪总算平稳下来。

此时,天已经黑了。顾不上吃饭,曹隽和同事一起分析了案情,并着手联系相关部门协调处理。通过多次协调处理,同时联合街道召开员工安置分流招聘会,所有员工都得到了妥善安置。一桩突发性群体事件终于“落下帷幕”。

还有一次,苏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接到举报,一家用人单位涉嫌使用童工。曹隽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该单位警惕性很高,提供的资料没有任何痕迹。但出于职业习惯,曹隽始终怀疑该单位有所掩盖,并对童工实施了转移。

随后,曹隽他们给职工逐个做询问笔录,寻找破绽;在200多份入职登记表中寻找蛛丝马迹;将用人单位6个月的职工花名册和工资清单一一比对,寻找线索。经过9个多小时调查,事实终于浮出水面,用人单位隐瞒真实情况,存在使用多名童工的违法行为。该单位受到了法律制裁。

“作为一名劳动监察执法者,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曹隽有感而发,“哪怕是‘芝麻大’的风险点,也要把它化解在萌芽状态。”(谢鹏)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京ICP备09079694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230

网站标识码bm15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