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8日 回到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专栏>人物风采

创业导师王海波:让创业者不再孤单

发布时间:2019-06-14 打印本页


6月2日,星期日。早7点,王海波冒着一夜未停的雨,早早就来到了正在创建的佳木斯“军之翼”退役军人创业园。

来不及换下被细雨打湿的衬衫就开始找资料,改方案,约见创业者……送走了几位渴望创业发展的退役军人,王海波又马不停蹄赶往几十公里外的桦南县,那里有两个大学生创业项目等着他这个创业导师去实地调研。

雨还在下,如织的雨丝中一串平凡而又温暖的故事在悄悄写就。

做一个支点,让创业者完成梦想

“海波是一个支点,一个让我们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的支点。”王颜木至今还记得初见王海波的那一天。

2014年下半年,王颜木所在的博恒传媒集团创立了“茶马古道”创业茶馆。由于对创业孵化政策不太了解,面对加盟者提出的一个个问题,王颜木犯了难。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市就业部门,接待他的是市就业局创业指导科科长王海波。俩人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王颜木回忆道:“他很是热情,听得认真,问得详细,对于具体问题还能马上答复和给出一些建议。”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王海波多次到创业茶馆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服务,为他们指点创业迷津。

王海波与创业者之间的缘分来自于2012年的一个偶然机会。

当时,王海波在就业局综合科工作。佳木斯承担了人社部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的“创业多样化服务”子课题研究,按照课题组的安排,由他负责子课题研究的具体落实。

由于是国家级课题,没有任何经验借鉴,凭着韧劲和执着,不到四个月,王海波就在全市建立了创客直通车、创业培训服务等10个课题试点,顺利完成了创业服务主体多样化、服务形式多样化等30项子课题研究,打造了具有佳木斯特色的就业创业服务新模式。课题研究中,他也结识了很多有想法有作为的创业者,让他一下子与创业服务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5年底,佳木斯大学生创业社区成立。在大学生创业社区开门的第一天,王海波就将家安在了这里。

创业者缺技术,他帮忙找专家;缺人工,他联系人力资源市场;缺资金,他找银行与社区和创业者对接。无论有什么困难,只要找到他,他都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创业者。就这样在创业社区没日没夜忙了20多天后,他被领导“撵”回了家。

“大学生创业社区从无到有,他倾注了大量心血。”创业指导科副科长李玉涛说。

“他和每一个申请入驻的创业者面谈,和我们一起策划路演、项目推介和分享会内容,连现场怎么布置,甚至怎么解决吃饭问题都面面俱到。创业社区不仅仅是我们工作的地方,这里已经成为我们的第二个家。”黑龙江哲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经理张庆余说。

在王海波的带领下,创业指导科所有人都在努力为创业者们提供最好的服务。佳木斯大学生创业社区也成为省内政策落实最好、创业活动开展最实、促进创业效能最好的大学生创业基地之一。

在众多大学生创业者心中,王海波是可以依靠、信任的“大哥”。“因为王哥的鼓励和帮助,才坚定了我回乡创业的信心。他还推荐我参加创业大赛,让我的公司在创业圈里小有名气,现在我已经着手其它创业项目了。”佳木斯目易明视力养护中心经理杨宝绩这样说。

撑一片绿荫,让创业者不再孤单

“在我创业的道路上,他仿佛是一片绿荫,帮我选择正确的方向,呵护着我,帮我遮蔽创业的艰难。”尽管事业一步步壮大,但李娜一旦碰到难事儿的时候,总会第一个想到王海波。

大学毕业后,李娜和爱人东拼西凑创建了佳木斯源娜针织品有限公司。王海波第一次到位于佳木斯郊区范家屯企业租用的厂房时,就被眼前一幕惊呆了:为省钱和便于管理,三九天两口子竟领着不到五岁的孩子吃住在四下漏风、没有供热的厂房里。

看着孩子冻得通红的脸蛋和冰凉的小手,王海波一把把孩子揽在怀里,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他暗下决心,一定尽全力帮她走出困境。在他积极沟通联系下,市就业局为李娜在创业孵化园解决了500多平方米的免费场地,市人社局班子集体为李娜提供创业贷款担保,帮助贷款50多万元,使企业很快走出了困境,目前,李娜的公司已累计创产值千万元以上。

创业碰到困难怎么办?找海波,在佳木斯这已经是很多创业者的共识。

“大多数创业者最困难的就是创业之初缺少对企业和社会的正确认识,没有方向感,帮他们看清并寻找到正确的方向和路径,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在与创业者大量的接触中,王海波积累了很多心得。

2015年,燕山大学返乡大学生王慧找到王海波,要回乡创办潜兴农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年轻的团队、诚恳的话语、精准的市场分析以及佳木斯拥有的得天独厚的农机经营条件,让王海波对这个团队和项目充满了信心。

第一时间,王海波把王慧的项目引入创业社区。为占领前沿技术和市场,他多次领着王慧跑高校、做推广、跑农户,先后跑了佳木斯30多个大大小小农机制造企业和20多个村屯。有一次,一款新产品使用中农户没有按时保养出现了故障,于是找到王慧要求退货。王海波陪着他冒着大雨赶了100多里路“平事儿”,当时正赶上修路,他们整整在路上跑了5个多小时。等来到现场,村民一下子就把他们围了起来,要求退款并赔偿损失。

面对情绪激动的农户,王海波拿出身份证和工作证,对他们说:“我是就业局的干部,王慧是创业社区重点扶持项目负责人,绝不是骗子,大家应该相信他,要多给创业大学生机会。”在他的劝说下,村民怨气小了很多,等到问题解决回到家已是凌晨3点多了。目前,潜兴农机技术研发公司有3项技术专利填补国内空白,合作企业超过了20家,一年收益达100多万元,企业研发产品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专注一件事,浇灌无数创业之花

“我会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为创业者服务当中去。”这是王海波在全局窗口服务事迹报告会上的一句誓言。

一组数字见证了王海波的承诺。

2012年以来,王海波直接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场地、技术等各类难题710多件,扶持创业1000多人,现在佳木斯市每年培育各类小老板都在1万人以上,创业带动就业4万多人。佳木斯户籍人员返乡创业、外来户籍来佳木斯创业人员已连续四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到2018年年底,全市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到14.4万户。

无数的创业者见证了王海波的承诺。

一次招聘会上,王文全结识了王海波。当时王文全为了他的秒赚公司如何进入市场伤透了脑筋。为了这个项目,王文全投入了大半个身家,可是项目却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市场培育。为了省钱,王文全租下一栋居民楼的七楼当办公室。在居民楼里开门做生意自然让邻居不满,客户也对这样的环境有所怀疑,每天七楼爬上爬下,职工也有抱怨,公司陷入危机。

习惯了单打独斗的王文全连想都没想过找政府帮忙。用他的话说,谁会愿意主动帮一个陌生人想对策呢?让王文全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他接到了王海波的电话,请他到就业局研究入驻创业孵化园的事情。

放下电话,王文全懵了,过了小半天才缓过神儿来。“从送材料到通知我可以免费使用办公场地,我一直不敢相信这事是真的。”王文全说道,“直到坐在新的办公室里,我才确信这一切不是梦。”王文全不知道的是,在他入驻创业孵化园区的过程中,做项目说明、选办公地点、帮企业宣传推广、联系招人,王海波为了他奔波了整整一周。

像王文全这样的创业者还有很多。

“王哥兑现了当初说要带我走出困境的承诺,让我终生感激。”

“王哥帮我联系落实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和大学生就业见习补贴,一年就为公司节省了十几万元”。

……

一点一滴的热忱,温暖了一颗颗无助的心;日夜不休的奔走,浇灌出一朵朵创业之花。

从事创业服务工作的八年,王海波帮助无数创业者走出困境、发展壮大,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创业者不容易,他们坚定执着的创业勇气、激情澎湃的创业梦想深深感染了我,我会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我会把一生都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王海波坚定地说。(黑社宣 余大宇)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京ICP备09079694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230

网站标识码bm15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