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8日 回到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专栏>经验交流

595 万个“满意”的背后

——记宁波市12333电话咨询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18-06-08 打印本页


从局优秀服务窗口, 到全国优质服务窗口、 全国示范单位; 从市级青年文明号到省级青年文明号;从市级巾帼文明岗到省级巾帼文明岗……自2012年1月成立至今,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 浙江省宁波市12333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中心工作人员始终秉承 “聆听民声、服务民众、保障民生”的服务理念,以钉钉子的精神,绣花的功夫,诠释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不断迎接新挑战,实现新突破。截至2017年11月底,该中心共接受来电咨询646.4万人次,收获了595.4万个“满意”评价。

 

助力最多跑一次五年如一日的坚守

 

2017年1月23日, 16点08分, 方璐接完当天的第85个电话,已是身心俱疲。 很快, 电话铃声再次响起, 方璐接起电话说: “您好, 我是1029号话务员, 很高兴为您服务。请讲!”

“喂, 您好。 我最近买了一套新房, 听说在宁波买房可以享受购房补贴,不知道我能否享受?”

几番询问之后, 方璐了解到,来电者张女士于2015年9月添置了一套新房, 无意中打听到在宁波当地买房可以享受购房补贴。 但是,来电当天已是申领补贴的最后一日, 但她未办理任何手续。 由于临近下班, 方璐第一时间联系了相关部门, 希望工作人员能延迟下班、 容缺办理。 期间, 由于张女士不了解经办流程, 每个操作细节都需要来电核实。 经过3位咨询员的接力、 十多次电话沟通, 加上区人社局、市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的通力合作,19点21分, 张女士如愿以偿地办完了所有手续。

“让数据多跑腿, 百姓少走路;自己辛苦多一些, 百姓幸福多一点。” 在宁波12333中心, 每位咨询员都像方璐一样, 通过自己的“一口清” 政策解答, 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坚守并努力着。

五年时间, 中心提供7×24小时全天候的自动语音服务,5×8小时的人工服务。 截至目前, 中心共受理646.4万人次电话咨询, 日均受理5000多人次, 电话接通率达到80%以上。

 

精雕细琢180秒的全方位专业服务

 

第1分58秒, 衔接语不完整,语言表述不够流畅;

第2分36秒, 这位咨询员与来电人同时说话, 建议让来电人先说;

通话过程中, 咨询员礼貌用语较少, 建议多用 “您” “请” 等礼貌用语;

……

在接听过程中, 咨询员对每个用词、每句答复、 每个流程都力求极致, 实现 “接通一个、 满意一个”。 中心每个月都会组织集体考评。 方璐作为考评小组成员, 每月从话务系统中随机抽取通话录音,从服务态度、 服务规范、 沟通技巧、 政策解答、 问题要旨等各个细节进行逐一点评打分。 每通电话虽然只有180秒左右, 但他们往往字斟句酌,反复研判。

为了答好每一个180秒, 每位咨询员需要经过三个月高强度的业务理论学习、 一个月的窗口学习、一个月的旁听、 一个月的试上线,再加上多轮理论考试和实践检验,最终综合得分80分以上的, 才能正式上线。

同时, 咨询员还走进社区给百姓讲政策、 走进业务处室给大家授课。 五年时间, 中心先后组织开展上千次的培训, 其中对外提供近百次的专题讲座、 几十次的业务交流。 如今的12333咨询团队, 各个成员都是人社局的业务“百事通”, 连业务处室的行家们都被12333咨询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所折服, 纷纷点赞。

 

精益求精5S管理提升群众满意度

 

Smiling and Sincerce,微笑与真诚。

2016年的一天,咨询员裘笑露接到镇海区残疾人王老伯的电话。王老伯在一家公司工作多年后,发现单位竟然没有为他办理参保手续,非常着急。 拨通12333后,王老伯将怒火发泄到咨询员身上。裘笑露耐心地倾听着王老伯的每一个质问,并帮助他协调参保事宜。王老伯成功参保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咨询员说了声: “谢谢!”

像这样的电话, 咨询员都曾接到过, 但每一名戴着耳麦的咨询员都会面带微笑、 不紧不慢地为来电人耐心、 真诚地解答问题。每一次答惑解疑, 送上的都是宁波12333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真诚态度。

Strict and Strive,严谨与努力。

走进宽敞明亮的咨询大厅,桌面上摆放着整齐的物品,耳麦、笔、计算器、水杯都放在同一方位,甚至连抹布都整齐划一地挂着。

5年来,中心始终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服务工作的制度化、 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研究摸索出一整套精细化、标准化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7.5万字、120多页的工作制度和业务规范指引。

Satisfaction,满意。

如今,市民王先生说起12333,总会竖起大拇指。王先生说,他失业在家, 靠失业保险金维持生计,一度断缴社保费。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突然得了重病,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甚至一度产生轻生念头。

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拨打12333进行咨询。咨询员徐丽细心梳理了符合王先生情况的医保政策,并教王先生办理相关手续,享受到应有待遇,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

 

衣钵相传师徒五代情牵百姓

 

“我们招录最早一批咨询员时,咨询大厅还没建成。正式上线前为了克服恐惧心理,我们只能相互之间打电话抽问抽答, 互帮互学互考。”方璐回忆。

“现在新招录的咨询员培训条件已大为改观!”方璐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新咨询员有专用培训教室,平板电脑、音响设备、投影仪等硬件一应俱全。在学习过程中,既有随时随地可学习的多媒体教学视频,也有专业的老师全程跟踪辅导,更有上线前窗口老师的手把手指导。”

徐丽是2013年进入中心的第二批咨询员,也是方璐的第一代徒弟。之后,中心先后又录用了4批咨询员,咨询员队伍不断壮大。老咨询员们不仅手把手地将新咨询员带成了业务精英, 更是通过自身努力,影响着身边的徒弟们。

同时,中心通过搭建各种平台,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技能比拼活动,让每位成员都能展现自己的一技之长。 “让声音微笑起来”活动、优秀服务案例评选、星级咨询员评选……目前,中心已有14名星级咨询员、5名微笑之星,每位工作人员都在12333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技艺。

 

与时俱进五大渠道打造特色服务

 

“我失业了,每月可以领取多少失业保险金?”

“从2015年11月1日起,全市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1395元,农村户口生活补助为每人每月698元。”

如此精准、 浅显易懂的答复,不是中心专业咨询员而是智能机器人 “姗姗”作出的。近几年,中心围绕 “渠道服务智能化、办事便利化、 管理数据化”, 逐步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智慧咨询服务系统建设,甚至打造出全新的人社智能问答机器人“姗姗”。

如今, “姗姗”已经能回答近1万条常见的人社热点问题,可供实时查询个人社保账户信息,实时导航至附近的社保经办机构。 今后,“姗姗”智能化程度还将不断提升,市民可以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通过手机、电脑直接向 “姗姗”咨询人社政策。

在宁波,电话不再是咨询人社业务唯一的渠道。电话、微信、短信、传真、在线咨询,5种服务渠道并驾齐驱, 提供协同服务。 截至2017年11月底,中心已经受理网上咨询、微信咨询等3.7万余件。

在全面深化 “最多跑一次” 改革的进程中,中心进一步构建 “咨询+办理”服务模式,搭建跨地域、跨时空的一站式、综合型、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实现 “不进人社门,能办人社事”。(甬人社)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京ICP备09079694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230

网站标识码bm15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