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集锦

高原日子别样红

2019-07-08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泸定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左三)在泸桥镇海子环环村向村民宣传人社扶贫政策。

家住雅江县八角楼乡的仁其卓玛今年55岁,家里有十口人。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仁其卓玛一家依靠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脱贫致富,还盖起了新房。 

在雅江县政府的帮助下,柯拉乡措柯一村当曲卓玛(左一)的儿子外出务工,她在家附近打零工,一家人顺利跨过贫困线。 

达瓦(右二)所在的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依靠发展旅游业,面貌焕然一新,由过去的全县最穷村一跃成为最富村。图为该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左一)到达瓦家里了解情况。

 

稻城县仁村二组的农里在县人社局开办的技能培训班上学到了旅游和餐饮技能,回到村里开办了家庭旅馆,实现脱贫致富。

在理塘县甲洼镇蔬菜大棚扶贫基地里,附近村庄的藏族妇女在田地里工作每天可收入100多元。

稻城县培仲村的阿当崩呷(前)家里人均收入低于贫困线。在当地政府和人社部门帮助下,阿当崩呷将住房改造成为旅店,收入大大增加。

 

在四川省甘孜州的一周里,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藏民们如今的好生活。

“幸福的日子来得快,现在的生活比蜜还甜。”泸定县海子环环村村民杨尚武说。两年来,海子环环村修了路,通了网,手机、微信在全村普及开来。51岁的杨尚武感叹,苦日子就和那天上的白云一样,缓缓飘走了。

曾经,俄初山深处,物资进出全靠走马帮。如今,走马帮已不再是主要的运输方式,而成了颇受欢迎的旅游体验项目。稻城县培仲村的阿当崩呷年纪大了,身子骨还硬朗,除了不时走马帮,还开了家旅馆。今年,阿当崩呷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挣足够的钱,买一辆小汽车。

圣女果、白萝卜、羊肚菌、绿色蔬菜,依托引进的龙头企业,甘孜州兴起“流转热”,土地成为藏民脱贫的“金钥匙”。雅江县柯拉乡措柯一村的当曲卓玛在家门口的产业园务工,把学到的技术用在自家的蔬菜园里。今年的蔬菜长势喜人,看着眼前的一切,她已开始畅想未来自己流转土地、种植大棚蔬菜时的幸福生活。

开大车,骑摩托,学烹饪,全州的技能培训活动接连不断。通过培训,稻城县仁村二组的农里学到了旅游和餐饮技能,在外工作几年后回村开办了家庭旅馆,每年的收入不少于10万元。尝到了甜头后,农里把培训班推荐给家里的兄弟。“待他们学成之后,全家人就能一起靠着技能挣钱啦!”农里说。

田间地头,一派欣欣向荣;三层小楼内,银饰、木雕、铝壶整齐摆放,酥油茶、肉干、糌粑应有尽有。每户贫困户“至少一人实现就业”不再是奢望,“走上硬化路、喝上干净水、用上稳定电、搭上互联网、住上安全房”成为“标配”。现在,藏民们不愁吃、不愁穿,屋子够敞亮,孩子有书读,医疗有保障。

随着人社部门的帮扶举措日益完善,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程度不断加深,藏民脱贫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雪山和草地间,处处是喜悦,处处是希望……

而这,只是幸福的开始。甘孜州在大力促进就业脱贫、技能增收、产业脱贫的基础上,还依托旅游、土地资源,充分打造旅游、生态产品,鼓起藏民的“钱袋子”,真正实现高质量脱贫、可持续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赵泽众 卢刚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京ICP备09079694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230

网站标识码bm15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