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扶贫典型

浙江舟山:创新东西部劳务协作订单扶贫机制

2021-03-02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蓝色的大海波澜壮阔,白色的海员服笔挺干净,在一艘即将远航的巨轮上,四川省宣汉县的张斌熟练地操纵船上各种仪器,脸上洋溢着踏实的微笑。

从穷山沟里的贫困户,到大城市的高薪国际海员,张斌做梦也没想到,已经40岁出头的他,人生中还能有这样一次“华丽转身”。帮助张斌走出大山、搭上脱贫致富快车的,是浙江省舟山市与四川省达州市结成的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

舟山和达州,一个位于东部沿海,海洋产业集群蓬勃发展,亟需大量技能人才;一个地处大巴山区,劳动力资源是舟山的近4倍,却普遍缺乏技能,外出务工就业受限。

精准对接供需,才能让劳务协作落地开花,让西部贫困劳动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近年来,舟山市人社局通过“技能提升+订单就业”双管齐下,携手共赢,为舟山产业发展“订制”技能人才,为西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订制”高薪岗位。

海员培养就是其中的重点。随着本地海员年龄结构老化,舟山海员缺口问题逐渐显现。发挥全国领先的海员培养优势,舟山市人社局从达州市招募贫困劳动力,专门开设了海员班。

“海员班不仅学费、食宿费全免,还提供从入学、培训、考证到实习、就业的一条龙服务,不用担心学出来找不到工作。”对张斌来说,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

过去,夫妻俩一直在外打零工,干过销售员,也当过建筑工人,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收入不高也很不稳定。他想过学一门技术多挣点钱,但一想到高额的培训费用,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来到海员班,张斌格外珍惜机会,每天认真听课,笔记也做得特别详细。学校还积极鼓励像他一样有能力的学员考取油操、机工英语等证书,帮助他们与油品运输、国际海运企业签约,拿到更高的工资待遇。

实用技能在手,就业门路拓宽。3个多月的校内培训结束,张斌顺利通过考试,拿到船员适任证书,成功与一家上市海运企业签约,成了一名国际化远洋船员。现在,他实习期工资每个月4000元,转正后能拿1万元左右。“相信通过我的努力,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面朝广袤大海,张斌目光坚定。

职业技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之举。“技能提升+订单就业”,也为大山学子们带来了新机遇。

以机电班为重点专业,舟山市人社局促成两地职业院校建立合作机制,采用“2+1”办学模式:达州的学生在本地学习两年后,第三年来到舟山技师学院,一边在学校培训学习,一边在订单企业带薪实习,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也可以留在企业就业。

“公司安排厂里最好的师傅带我们,让我们进步很快。”从2019年到现在,短短两年,宣汉县职业中专的学生王俊国已经成长为舟山一家船舶企业的车间主管,月工资达到7000多元。每个月给家里寄一大笔钱,成了他最开心的事。当初和他一起留下的同学,也都成为各个工段上的骨干和班组长。

比起以往去机械加工厂、装配厂等“寻常”就业路径,在舟山船舶企业的工作带给王俊国更多惊喜和挑战。工作中,王俊国接触了超高压除锈喷涂新型技术,并逐步参加技术开发,还经常与来自菲律宾、美国、德国等世界各地的船员打交道,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更坚定了他对这一行业的信心和精进技能的决心。“在国内,这个行业年轻人比较少,发展潜力大,只要我肯用心,一定有更多机会。”

学员们实现就业增收的同时,舟山部分企业用工紧张的局面也得以缓解。

油气炼化、船舶修造、海岛旅游……在舟山,这些因海而兴的领域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季节性用工缺口一度成为难题。紧贴海岛旅游行业的用工特点,舟山市人社局促成舟山酒店餐饮企业与达州职业院校合作,帮助达州在读贫困学生前来实习,并提供免费交通、食宿以及每月3500元的顶岗实习工资。“这些实习的学生有效缓解了我们在春节等旅游旺季的用工压力。”海中洲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监庄玙萌说。

“技能提升+订单就业”也成为一些企业技术工人的重要来源。

“原来都是企业自己想方设法招工,现在政府给我们搭建了平台,开辟了渠道,企业不再为用工发愁。”舟山英海丰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书聪告诉记者,这些从达州来的学生特别能吃苦,学习和工作能力也很强,很受企业欢迎。

一技傍身好就业,走出大山天地宽。目前,舟山已成功开办3期海员班,为70多名西部贫困劳动力带去了职业新选择,改写了世代贫困的人生轨迹;开办3期“2+1”机电班,150多名学生被安排到舟山绿色石化、船舶修造等企业工作,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累计接收5批次共190多名职业院校学生前来实习,缓解了他们学费和生活费压力,点亮了更多大山学子的求学之路。(吴叶柳)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京ICP备09079694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230

网站标识码bm15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