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扶贫典型

“土豆王”王西瑶 成就源自坚持不懈

2019-04-24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土豆王”,是王西瑶的网名,也装着她的全部:姓王,一生与土豆打交道。
  1980年王西瑶考入四川农学院农学专业,从一个对农业科学一无所知的青年,成长为农业科学研究者,一步步走进科学的殿堂。课堂、实验室、田间地头……近40年的“农学人生”,苦守学问的艰难与执着换来的是成就与荣誉。她主持、主研8项国家级、省级项目,获得部省级奖励7个,发表文章90余篇,取得10个国家发明专利和18个实用新型专利。
  与土豆打交道 充满使命感
  四川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也是少数民族贫困人口集中区,特困山区占四川总面积的68.3%,与马铃薯主产区重合度超过80%,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占70%以上。马铃薯是四川及周边特困山区扶贫主粮作物。从川南偏僻小城走出来的王西瑶深知农作物意味着什么,“能够坚持马铃薯作物研究,离不开对它的认知。”在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马铃薯研究与开发中心,她把土豆的“好”娓娓道来:“土豆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除了淀粉含量高,维生素、矿物质元素、花青素等也非常丰富。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马铃薯早就成为主食。”“20余年前,各界对马铃薯的研究都不太重视,新品种少,种薯混杂、退化、活力差,易感病,栽培和加工技术落后等,导致产量、品质、效益低。在不少地方,尤其是高海拔冷凉的偏远山区、民族地区,马铃薯是低贱的‘粗粮’。随着人们健康生活意识的增强,尤其是对马铃薯营养丰富、均衡,对心脑血管等具有保健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极大地推动了马铃薯在我国的研究和生产,如今,马铃薯已成为我国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越接触和学习,越觉得土豆是好东西,越热爱。”因为热爱,哪怕千难万险,王西瑶也能安之若素。
  “是老师们的培育和感召,让我心生使命感。”王西瑶多次提到不同教育阶段恩师们的教诲和榜样。正是老师们的言传身教,20余年前,当她从老师胡延玉手中接过马铃薯研究工作的衣钵,开始书写科研与土豆的“缘分”新篇时,就始终把肩头的重担与责任化作催己奋进的动力。
  热爱与坚持带来回报。2013年,王西瑶去美国爱达荷大学做马铃薯学术交流访问,介绍了团队研发的马铃薯贮藏控芽保鲜剂,得到美国马铃薯协会等多方高度好评。“我们有自己的创新路子和特色成果。”
  扶贫成为新事业
  脱贫攻坚战号角全面吹响那刻,王西瑶以责任担当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投身第一线。她多次主动报名参加四川省人才办、人社厅、农业厅、教育厅等部门组织的脱贫攻坚工作。她每年有三四个月时间在下乡,把最新的知识技术和特色品种传播到贫困地区,成为脱贫的利器。她说,“科研成果给老百姓带来了增产和丰收,土豆可能会让更多人摆脱贫困。”“真是越投入越深爱。”近年来,她带领川农大马铃薯师生团队与四川省马铃薯岗位专家团队一起,形成“四川及周边特困山区马铃薯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成果。针对特困山区马铃薯种薯活力低、栽培措施落后、产值效益低等问题,项目单位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创新了以种薯活力为核心的贮运调控技术、以良种良法配套为核心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冷冻薯泥为主的加工关键新工艺,建立了健全的特困山区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以科技助力扶贫,对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创新、示范推广,促进了产业提升,实现了增产增收,推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项目在技术、品种、产品、知识产权等多方面取得喜人的成绩,累计在四川特困山区建成示范基地98个,技术培训2.5万人次,近五年累计推广1975.6万亩,新增鲜薯1043.12万吨,新增利润125.17亿元,助力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效益。农业部农学会组织专家评价认为,这项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种薯活力调控技术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王西瑶不仅身体力行地投入脱贫攻坚战,而且以贫困山区作为自己培养人才的背景和大舞台,她教导学生们说:“不要忘了,我们四川的民族地区还有相当的老百姓生活艰难,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对脱贫致富的渴望,全部写在脸上,这是对我们的召唤,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使命。”在王西瑶的引导下,学生们从最初的害怕下基层转变为主动请缨参与扶贫,把知识的甘霖撒向四川的民族地区。
  “顶天立地”是王西瑶的自律要求,也是对学生的成才希望:“既要有国际国内业界认可的科研成果,也要沉到田间地里。”(川仁轩)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京ICP备09079694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230

网站标识码bm15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