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养殖的“三级跳”
发布日期:2018-10-08                               打印本页

2018年8月,在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江西省选拔赛上,来自江西宜春市的“中国鹌鹑文化产业园”项目斩获主体赛创新组一等奖。

一枚枚小小的鹌鹑蛋,如何做成了一个大产业,并带动这么多贫困乡亲走上致富路?

转败为成的“三级跳”

“中国鹌鹑文化产业园”是一个集鹌鹑育种、饲料生产、无抗化养殖及鹌鹑产品深加工研发和鹌鹑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小型文化园。“在读大学时,我曾梦想当一名农业科学家,带领家乡农民致富。”正是抱着这个梦想,毕业工作后,不甘平淡的孙旭初放弃了机关坐班的规律生活,筹借2万多元办起一家小型的鹌鹑养殖场。那时他还只认为“鹌鹑蛋里藏金矿,市场前景广阔”。

创业初期,孙旭初连雌雄鹌鹑都不能有效分辨,结果造成公鹑养殖过多,当年亏本1.2万余元。这时,雄心勃勃的他才认识到:鹌鹑蛋里不但藏着金矿,还藏着风险。

失败,是对创业者最简单也是最残酷的一种淘汰。此时的孙旭初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淡定:“我坚信自己选择的路不会错,只要汲取教训、钻研技术,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为了能够尽快掌握养殖技术,孙旭初到北京、南京等地拜师学艺,回来后,每日呆在养殖棚里搞试验、找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孙旭初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在幼雏1日龄内通过肛检分辨雌雄的方法,准确率达95%,实现了在鹌鹑育种技术上的一次技术突破。

然而,孙旭初觉得这种方法还不科学、直观,他萌发奇想:能否利用初生鹑羽毛颜色的不同来区分雌雄?历经无数次的失败,孙旭初真的从中国黄羽公鹑和朝鲜麻羽母鹑中找到了对等位性连锁基因。经过试验,他用黄羽公鹑为父本与朝鲜麻羽母鹑杂交,其子一代初生鹑黄羽的全为母鹑,麻羽的全为公鹑,准确率达100%。孙旭初在鹌鹑育种技术上实现了第二次重大进步。

前些年,受禽流感、新城疫等的侵袭,养禽业一度出现大批倒笼的惨剧,但孙旭初的鹌鹑良种场依靠自己的绝招,利用纯中草药防治鹌鹑病害的“鹌鹑防病丹”有效地防止了疫病,并获得发明专利,被科技部门列为“重大技术转化”专项技术。孙旭初实现了在鹌鹑育种技术上的第三次飞跃。

凭着这“三级跳”,孙旭初的鹌鹑良种场逐渐发展壮大,其产品远销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孙渡绿蛋”礼盒还出口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创业,脱贫一片;做强,致富一方

创业初成的孙旭初还有一个梦想:让家乡每个农民都有养鹌鹑致富挣钱的机会。为此,他下功夫指导乡亲们通过养鹌鹑致富。孙旭初的安和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了“公司+合作社带农户,科学+创新促发展”的经营模式,开办了全国首家鹌鹑养殖超市,形成一条龙的服务体系。

“以前在外地工作挣钱倒也不少,但要扣掉房租等支出剩下也不多,更主要的是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请父母带,时间长了孩子的教育成问题。回来养殖鹌鹑后,不仅方便照顾家庭,收入也高于在外地工作。”一位返乡养殖户感触颇深。目前,当地参与鹌鹑养殖的除了返乡农民工,还有失地农民和精准扶贫对象。一位养殖户告诉记者,自从养殖鹌鹑后,收入比原来翻了3倍,原来一年收入不到一万元,现在达到了3万。

目前,鹌鹑养殖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项目,已带动就业1万余人,创建扶贫车间300余个,带动精准脱贫1289户,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更具示范意义。

随着鹌鹑产业的发展,孙旭初有了进一步的想法,借助“中国创翼”的舞台,做大做强鹌鹑产业链,建一个集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中国鹌鹑文化产业园。人社部门找到了他,支持他做大做强,并帮助他拿到了财政贴息创业贷款100万元,还为他提供人力资源招聘服务和培训。“要想做大做强鹌鹑产业文化园项目,离不开政府和各界的支持,我们也要通过本次大赛找出自身不足,力行不倦,再创新成绩。”孙旭初如是说。

在“中国创翼”的舞台上,有无数像孙陈旭一样的创业者,他们创业成功不忘乡梓,展现出了属于新时代创业者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