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一线是最好的创新舞台”
———记“时代楷模”鞍钢股份冷轧厂工人李超
发布日期:2015-03-23                               打印本页

                                                               

        早春的东北,依然寒风凛冽。
早上7点20分, 李超准时赶到鞍钢冷轧厂4号线车间,仔细巡视、检查车间的所有设备。 这是作为鞍钢冷轧厂4号线设备作业区作业长的他每天必做的 “功课”。
“这些设备都是有生命的, 当你用手去触摸它, 就能感受到它传递给你的力量。”李超的手触摸着庞大的机器,眼神专注而温暖。
这位18岁就进厂与设备相伴的一线工人, 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在基层坚守了26年。
26年间, 他创新解决了各种设备和技术的关键问题, 被工友们誉为 “工人发明家”;他破解了多个外国专家都没能解决的技术难题, 创造了成本少、 见效快的 “鞍钢模式”, 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钢企实际、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技改之路。
2015年, 李超获得 “时代楷模” 荣誉称号, 成为辽宁省首位获此殊荣的先进人物。 面对社会各界的关注, 李超说: “我只是鞍钢工人中最普通的一员。”
 

  
 

  年少不轻狂勤学苦练见真章——— 

    “每次走进鞍钢的大门, 都能唤起我儿时随父亲到厂区的美好记忆。 这对我弥足珍贵, 也是支持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眼神坚定、 笑容灿烂, 李超给人的印象总是温暖和阳光的。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经历过苦日子,所以总会乐观面对生活。”1970年, 李超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 父母都是鞍钢的普通工人。
“我8岁就自己洗衣服了, 家里养的几只下蛋的鸡都是我在照料。”生活的艰辛让李超早早学会了独立和自强。
对年幼的李超来说, 最开心的事就是父亲带他去鞍钢厂。 宽阔的厂房、 庞大的机器、 繁多的操控按钮, 甚至是去食堂吃一次炸鱼, 都让他觉得新奇而有趣。 而父母和工友们作为鞍钢工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更是让 “鞍钢情结” 在李超幼小的心灵里扎了根。
1989年, 技校毕业的李超进入鞍钢冷轧厂, 成为一名钳工。 爱思考、 爱动手的他, 一头扎进技术的海洋,每天都有学不完的东西。
“班组里每一位老师傅都是技术‘大拿’,都有绝活。”勤学好问的李超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 不懂就问, 不明白就动手尝试。 下班后,他就赶往夜校补习高中课程, 后来还自学了冶金机械专业成人大学本科的全部课程。
勤学苦练让李超在技术上进步很大。 入厂一年半后, 他第一次有机会参与新设备的安装, 但施工到结尾时, 因十几块设备盖板的安装施工图与现场实际不符, 安装顺序难以确定。 老师傅们也犯了难, 不得已决定第二天在施工现场再一一“比量”。
李超知道图纸对施工的重要性,就悄悄地把图纸拿回家, 一张一张对比、 测量, 再勾画草图。 凌晨两点多,一张清晰标注盖板安放位置、标高、 施工顺序的图纸终于绘制完成。 第二天, 看到图纸的老师傅们对李超刮目相看, 决定让他来指挥最后的盖板环节。
老班长对李超说,你大胆试, 有问题咱们这么多人一起解决。忐忑不安的他在老师傅们的信任和鼓励下放下了思想包袱, 全身心投入到施工中。对图纸、 量尺寸、 抬设备、 调位置, 还是学徒工的李超成为现场的 “总指挥”。 经过班组人员的共同努力,十几块盖板最终全部严丝合缝地安放到设备上。
那一次, 李超得到了30元钱奖励, 比一般学徒工多很多。 不到20岁的他第一次深刻理解了 “鞍钢精神”的含义: “在鞍钢这片土壤中,只要肯付出、 有真本事, 就能开花结果!”
自那以后, 李超找到了全新的工作状态。 别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 他抢着干; 别人不想碰的技术难题, 他主动上前。 钻进矮小的管道里检修设备, 和工友喊着号子扛起沉重的机器, 耳朵贴在设备上仔细听, 抡起大锤认真敲打, 用手电筒反复照看……那些洒满汗水的日子, 在李超的记忆里永远是火热的。
纯粹的追求, 让艰苦的工作充满了激情和快乐。 入厂两年后, 李超成为8个钳工班中最年轻的副班长。
“那两年对我而言无比珍贵。 几百个奋斗的日子, 让我成长为真正的鞍钢人。 鞍钢不仅是我工作和生活的中心, 更成了我生命中永远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李超说。
 

  壮志不言弃创新发明绽荣光——— 

    “创新不仅是科学家的事, 产业工人努力钻研, 也能擦亮 ‘中国制造’。” 

  
 

    作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前行的每一步都意义不凡。
上世纪90年代至今, 作为鞍钢终端产品输出平台的冷轧厂生产线由原来的1条变成10条, 产品由普通的冷轧板变为高附加值的汽车板、家电板,技术改造和创新持续不断。
而冷轧厂的每一次跨越, 李超都是亲历者和见证者,从未缺席。
1998年5月, 还在休婚假的李超接到了厂里的电话: 冷轧酸洗生产线活套段平均两天出一起事故,每次要处理6-8小时, 严重影响生产,全厂人几乎都被拖得筋疲力尽。

李超毅然提前结束婚假,赶回厂里处理。
为了找到故障症结,李超白天跟着活套车,仔细观察测绘、记录数据;晚上回家吃过饭,就伏在餐桌上查资料、画草图。没有绘图软件,李超就一条线一条线地画,一个尺寸一个尺寸地标注,常常要忙到后半夜。新婚妻子心疼他,帮他核读数据、校验尺寸。
半个月后,李超完成了包括装配图、部件图、零件图等在内的设计图共30多张。冷轧厂专门召开专家论证会完善方案,最后决定年修期间改造。
为了保证施工精度,改造期间,李超和施工人员一同在现场连续奋战了四天三夜。他们从头盯到尾,连一个螺丝钉都不放过。
改造完成后, 原来制约生产的技术难题,变成了促进生产的助推剂。1999年,冷轧厂实现了100万吨的产量,创造了鞍钢新的纪录。
“当你心中的信念足够坚定和强大,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李超始终坚信,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没有攻不下的技术难关。
2004年,鞍钢自主集成冷轧二号生产线,成功生产出轿车欧五面板,但由于钢板表面乳液残留,成材率不到40%。当时使用的都是国外相对成熟的乳液吹扫设备和技术,要改进就要对设备进行彻底创新,风险很大,这让李超有些犹疑。然而,大量钢卷被降级、打废让他心痛不已。李超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欧五面板依赖进口的历史。
李超带领团队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艰难探索。勘察测量、查阅资料、比对技术、 反复论证、查找原因……在经历了一回又一回实验、一次又一次失败后,2006年12月,李超终于找到解决钢板表面乳液残留的办法,使得鞍钢生产的钢板表面质量提高到欧五级,残次品率降为零!这一技术成果被推广到鞍钢几条冷轧生产线后,累计为企业创效益超5000万元。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感慨: “这项国内外首创的技术由工人发明,难能可贵!”
难能可贵的,不仅是他不畏艰难、百折不回的创新精神,还有他在成功时也始终保持的一颗初心。
26年来,李超从学徒工成长为作业长,一项项发明在日积月累的付出里诞生,一次次创新在永不言弃的奋斗中实现。他主导完成的活套车改造工程项目,获得冷轧厂当年唯一的技术创新特等奖;他结合现场需要发明的 “日修制”设备点检新方法,为冷轧厂当年完成创纪录的100万吨产量提供了有力的设备保障;他解决了进口设备雾滴分离器造成环境污染的难题,让外方专家惊叹不已……
“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是一次光荣战役,为鞍钢而战,也为自己而战。”李超说。
26年来,他先后解决生产难题200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专有技术4项,国际发明金奖一项, 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1.3亿元。
“创新不仅是科学家的事。产业工人努力钻研,也能擦亮‘中国制造’。”李超相信,只要真心热爱、不断付出、不畏艰难险阻,产业工人一样能乘风破浪,开辟出一片灿烂天空。
2014年1月10日,李超主导完成的冷轧机乳液分区自动吹扫装置的研发和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是2014年度唯一获得这一奖项的技术工人。
在很多人的眼里,李超是让人羡慕的成功者。他却说: “我还是那个我, 鞍钢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产业工人。”
获得如此多荣誉的李超, 并没有从艰苦的生产一线转向管理岗位。 他说: “生产一线是最好的创新舞台, 我愿意在这里坚守一辈子。”
 

  
 成功不藏私甘为人梯育才忙———

  “我愿意做一架梯子, 让年轻人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和更广阔的舞台。”
 

 浓眉大眼、 笑容亲切、 为人宽和的李超,在冷轧厂被年轻人亲切地称作“超哥”。
“超哥”爱设备。他把每一台设备都当成孩子,精心呵护。
至今,李超仍然跟普通检修工人一样,遇到设备改造或是技术难题时,爬架间、钻地沟,或是蹲在运行的设备旁观察带钢,常常弄得一身油污,但仍乐在其中。
“超哥”爱分享,分享技术、分享温暖、分享正能量。
“设备和技术的每一次换代升级,都要求团队协作更紧密。”李超说。
时代楷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李超把自己获得的每一项荣誉都归功于集体: “我是代表鞍钢几万名工人领的,没有团队的支持和帮助就没有我的一切。”
“刚入厂不久,我自学活套设备图纸。 ‘超哥’看到了,就带我到活套内, 把设备结构、运行控制方式全部仔细讲解一遍,还列举活套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让我感到很温暖。”如今已是厂里技术骨干的陈雷说。
由于总是给予别人贴心的温暖,让人收获向前的力量,李超被评为冷轧厂一号“暖男”。
跟在李超身边5年的王亮说, ‘超哥’有种魅力,让大家都喜欢跟在他身边做事,喜欢和他说说心里话。
“超哥”爱生活。他认为丰富的生活可以让人放松身心、汲取力量,和谐的家庭可以让人感受亲情、享受生命。
李超喜欢音乐,最爱唱周华健的 《朋友》。他说这首歌旋律优美、充满正能量,每当工作当中有压力,就哼上几句。李超爱看书,尤其对专业技术方面的书籍爱不释手。李超还是运动健将,乒乓球、羽毛球都玩得很好。但多年弯腰检修设备导致他腰伤严重,不得不与心爱的运动告别。
李超认为,现代产业工人应该是进入车间技术一流,走出厂房生活充实,思想观念与时俱进。
李超爱鞍钢, 爱这里的人, 爱这里的事。26年来,李超累计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操作人员近百人,其中很多人已经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他所带的团队,先后完成革新项目478项。
2014年,李超创新工作室成立。
“我们在这里不仅要进行技术革新,更要将勇于担当、敢于拼搏、甘为人梯的精神传承下去。”李超说,这是最好的时代,技能人才的春天已经到来,创新的大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