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弘扬工匠精神 铸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发布日期:2018-07-16 来源:云南技师学院 打印本页

春华秋实,光阴荏苒。作为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直管的云南首家技师学院——云南技师学院在技工教育的发展历程上渡过了57载春秋。五十七载砥砺耕耘,五十七载求实进取;五十七载风雨兼程,五十七载薪火相传;五十七载桃李芬芳,五十七载硕果累累,云南技师学院始终秉持“德融四海,技行天下”的校训精神,传承工匠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培养师生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一、崇德尚技,培育“工匠”意识

良好的师风、教风、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它时时刻刻都会对师生产生熏陶和影响。在云南技师学院的校训上,写着“德融四海,技行天下”,强调的是品德高尚、技艺高超,诫勉全院师生崇德尚技、求知践行。学院秉持“品德铸魂、技能立身、特长添彩、作风塑性”的人才培养体系,狠抓师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一是强化制度建设,构建师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始终加强作风建设,和道德素养的培养,让师生共同树立“工匠”目标。二是发挥师生主体作用,营造良好氛围,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围绕设计主题,通过团日活动、主题班会让师生共同学习、交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工匠”公众号平台、宣传栏等实时向师生进行文化宣传,潜移默化地进行意识培养和素质提升。三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师风促教风、以教风带学风。优良的师风、严谨的教风、勤勉的学风、端正的态度,进一步完善了学院的教育教学体系,创新了学院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构建了“四化三式”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不断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着力提升学生素养,弘扬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使得学院走在了云南技工教育发展队伍的前列。

二、学赛结合,锤炼“工匠”技能

作为以培养“工匠”为目标的技工院校,云南技师学院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上着力增强职业性。一是在实践教学体系框架体系下,改革专业实践类课程,增加实训类项目开设率,建立全方位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二是走出校门,时刻关注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关注行业企业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方向,将课堂建设延伸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利用“工学交替”、“学中做、做中学”、“校企合作”和校内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环境、真设备、真产品”条件下完成学习,提高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匹配度。三是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教赛结合”作为贯穿教育教学的理念,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技能竞赛,主动搭建青年学生交流、切磋技艺、展示才华的平台,以专业技能竞赛为基础,拓展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职业素养。2016年至今,在国家级和省级技能竞赛中,师生共获一等奖30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49项,1名同学荣获2017《中国大能手》(第三季)工业机器人项目亚军,学院也于2017年荣获第五届“黄炎培”优秀学校荣誉称号。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上,移动机器人、网站设计与开发2个项目3名学生入选国家集训队。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对于云南技师学院的学生来说,参加大赛不再是片面地追求比赛成绩,而是一笔更为丰厚的知识经验财富。

三、言传身教,塑造“工匠”品质

“工匠精神”的传承,少不了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云南技师学院多项并举,培养师资力量,夯实队伍建设:一是杰出校友传经验,敦敦教诲催奋发。学院经常邀请优秀校友回母校讲学,如“全国技术能手”耿家盛,多次回校传授做人做事的方法,分享成长成功的经验与感悟,并示范指导在读学子实训技能。二是优秀教师传帮带,为人师表共成长。学院于2015年起启动“师带徒”培养计划,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工作,计划实施以来,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得以全面发展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学院新晋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三是技能名师进校园,工匠精神代代传。学院先后成立了“耿家盛技能大师工作室”“祖玉兰技能大师工作室”“段国梁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以提升人才整体素质和技能为核心,充分发挥了技艺传承、技能攻关、技能推广等重要作用。通过教师队伍的强化,学院培养了许多知识和技能兼备的双师型人才,刘旺才老师荣获“云南首席技师”称号,李学章老师获得“云岭名师”殊荣,李永红老师带领团队制作“斯特林发动机”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展出,他们在行业内首屈一指,培养的学生也在国内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正是通过这样一批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教书匠”,才将“德融四海,技行天下”的校训精神发扬光大,云南技师学院技工教育的“工匠精神”才得以届届传承。

四、交流合作,开阔“工匠”视野

对外开放、资源共享,能够整合各方资源,促进深化合作,推动现代技工教育发展。云南技师学院深化教育模式改革,大力做好校校、校企、校政、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构建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在联合办学、专业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学生就业、教师培训等方面积极向外拓展合作与交流,推动学院职教事业迈向新的台阶。一是云南技师学院先后与重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山技师学院等国内知名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开展校本教材研发,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共享,师生定期互派交流学习,并签订了校际战略合作协议,搭建了更高层次的全方位合作平台。二是先后与大连东软集团、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云内动力等国内著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技能人才基地、联系企业服务工作站,与企业共同搭建“师资培养、课程改革、教学指导、实习就业、生产工艺革新改造、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联合开展横向科研课题研究”等平台,不断深化办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三是先后与云南省泸西县人民政府、砚山县人民政府和丽江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政校联合办学协议,其中云南技师学院泸西分院已发展成为红河州职教的一面旗帜。四是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与瑞典乌德瓦拉职业学院开展中瑞国际文化教育合作交流项目“雅典娜计划”,有效推动了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水平;长期保持与德国职教联盟对接联系,组织德国专家数控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训教材研发;面向东南亚国家开展技工教育交流培训,承接“缅甸职业学校校长交流研修培训班”。通过国内、国际交流活动开展,拓宽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为开展技工教育现代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创新创业,点燃“工匠”梦想

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不断高涨,以培养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技工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云南技师学院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自2016年起,在全省技工院校中首家引入国内知名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启动了面向全院师生的创新创业培训,显著提升了师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就业竞争能力。一是创新课程载体,打造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与大连东软控股合作,成立“云南东软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开发出包括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技能训练和创业素质提升等内容的普适性创新创业课程,培训覆盖师生4000余人,培养了100多名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学院继续通过进修培养、一线锻炼、社会聘请等方式,组建形成了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的多元化创业师资队伍结构。先后有27名教师参加国家人社部SYB创业师资培训、云南省校园创业平台创业师资培训,巩固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二是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大力支持课外科技社团,学院每年给予学生课外科技社团1万元的活动经费支持,指导、资助学生科技社团32个,受益学生达4000余人次,较好地推动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在国家和省市创新创业大赛的引导下,开展校园创业设计大赛,在校园中营造关注创业、鼓励创业的良好创业文化氛围;在学生社会实践周活动中融入创业实践,增加创业调研与实习经验,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三是注重创新创业实践,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2016年5月,云南技师学院创业园开园,并获批省级重创空间。创业园采取“学院主导、市场运作、自负盈亏、依法经营”的运作模式,建立以“意识培养、能力提升、实践锻炼、成果孵化”为基本内容的学生创业项目孵化体系。目前,云南技师学院创业园进驻创业孵化项目13个,实现经营项目2个。创业园的建立有效地搭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相互融合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学生实现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与就业创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主要纽带。

六、扶贫攻坚,践行“工匠”服务

新一轮扶贫攻坚面对的困难,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闯的“深水区”,对此更是要在扶贫机制创新上谋改革、求突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云南技师学院按照国家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开展技能脱贫千校行动的指示要求,通过让各类贫困人员接受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贫困家庭的职业能力素养和劳动技能,实现了扶贫扶智双重目标。一是云南技师学院按照云南省人社厅技能扶贫和劳动力转移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协同省内各地人社部门,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技能扶贫、传统产业发展和政策宣传等方面入手,按照“四个一批”开展技能扶贫专项行动计划,投入120余万元,派驻教职工10人长期在乡镇开展技能扶贫工作。在滇西、滇东北等连片特困地区开展了20多个工种的技能扶贫培训鉴定工作,累计培训鉴定26352人次,其中贫困户占80%左右。二是针对迪庆藏区职业培训鉴定、技工教育办学能力薄弱的情况,云南技师学院2016年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迪庆州党委政府的部署,与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开展全方位合作,通过在民族中专设立云南技师学院迪庆分院的方式,弥补迪庆没有技工教育的空白,支持藏区技工教育事业发展;同年,国家人社部、云南省人社厅还批准投入500万元支援藏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及基地建设,迪庆分院成功申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点打造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和汽车维修3个专业,以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为建设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做出积极的贡献。三是持续免除迪庆、怒江籍两州和9个直过民族学生就读“全额免除学费、住宿费等全部学杂费,赠送全套铺盖行李”的倾斜性扶助政策,积极为贫困学生申请各类奖助学金、开辟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求学期间基本无经济压力。学院现有建档立卡户学生1091人、现招收迪庆籍学生137人、怒江籍学生210人,免除费用200余万元,最终实现“一人一技,全家脱贫”。 四是联合剑川木雕传承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云南首席技师、滇绣传承人祖玉兰在云南迪庆州维西县挂钩扶贫点和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开展了多期木雕、刺绣培训,通过“非遗”技能培训促进扶贫,其中刺绣培训班学员朱春华艳压群芳,获得“2017年云南省技能大赛一等奖”;今年5月,在云南技师学院的积极努力下,成立了保和镇“祖氏滇绣”合作社,祖绣专业合作社在云南迪庆州尚属首个。通过技能扶贫行动,更多的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走出了一条技能扶贫的新路子。

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学院矢志的追求。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学生中心、能力本位,校企融合、工学一体”,一切以师生需求和关心的最现实最直接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五网”建设和八大产业发展、“云上云”行动计划和“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区域发展空间新布局,积极开展集团化、国际化、信息化办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云南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