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袁瑛——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天然气开发公司采气工

  袁瑛,男,40岁,中共党员,汉族。他曾荣获青海省技术状元、青海油田技术能手、青海油田能工巧匠、青海油田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 

  袁瑛现任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天然气开发公司台南采气作业区采气高级技师、青海油田公司技能专家。他二十年坚持扎根戈壁高原生产一线,围绕制约气田生产的技术难题,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在助推涩北气田持续快速发展上发挥了个人最大潜能,成为涩北气田技术攻关领头雁。 

  一、坚持刻苦钻研技术,解决气田发展难题 

  涩北气田是全国第四大陆上气田,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发生产。针对气田疏松、砂岩、易出水出砂等世界性开发生产难题,油田公司在气田开发生产之初,就提出了“人员少、素质高、技术精、效益好”的目标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解决气田生产工艺问题,提高气田自动化生产水平。多年来,袁瑛始终围绕这一生产技术难题,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刻苦钻研技术,依靠科技技术解决这一难题。为早日实现涩北气田自动化运行,他积极开展了“气田井口数据无线采集先导性试验”的技术攻关,一边在现场实践学习,向老师傅请教,向合作单位技术专家学习;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主动报考了相关方面的大学自学专业,并取得了华东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本科学历。通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他先后解决了单井产能流量计量、采气井场井口远传采集设备的调试、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等难题,为实现涩北气田集气站无人值守的自动化运行、数字化管理目标打好了技术“战役”,结束了气田“倒班制”模式,减轻了岗位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保持了涩北气田生产技术水平始终处于中国石油领先位置,助力了涩北气田2011年—2013年连续三年生产天然气超60亿立方米,2014年,涩北气田生产天然气54亿立方米,人均生产天然气1000多万立方米,为提高涩北气田经济效益再添技术创造力。 

  二、坚持生产技术攻关,确保安全平稳供气 

  袁瑛坚持每年编写3个采气方面教学课件,解决3个生产技术难题,改进2道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为生产保驾护航。由他负责完成的场站设备、管网清砂工艺改造项目,消除了集气站工艺流程因积砂堵塞造成憋压爆管的安全隐患;天然气加热炉手动控制节流阀调节燃气量改造为大小火自动转换燃烧后,显著提高了节能降耗成效。他完成的场站设备、管网清砂工艺改造项目技术改造,每年都能为气田节约成本百万元。 

  在气田供气高峰的冬、春季,为保证生产流程、设备设施正常运行,保质保量向下游安全平稳供气,他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连续加班加点,舍小家,顾大家,全力保障涩北气田正常生产。2014年冬季,他负责完成了集输工艺调压改造项目,通过加装过滤器,增加二级调压阀技术改造,较好地控制了燃烧器的供气压力,解决了长期困扰气田冬季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为实现涩北气田安全平稳运行再添技术保障力。 

  三、坚持带徒传授技艺,培养一批技术人才 

  袁瑛作为青海油田采气技能专家、涩北气田创新工作室主要成员,他一直致力于为气田培养一支技能过硬的人才队伍,为涩北气田年产量55亿立方米长期持续稳产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他编写了《气田采气生产手册》、《采气必读》等工作指导书,《三甘醇脱水装置高原操作手册》、《自动化仪表常用故障分析判断方法》等培训教材,尽己之力提高全员整体素质。他通过利用废旧物资、设备、仪器仪表在气田生产基地搭建实训基地、实物教学室,对岗位操作工进行现场教学、实物模拟,提升了培训效果。他与时间赛跑,与难题较量,带领技术团队完成重大攻关课题20余项,手把手带徒的11人中,3人成为技师、5人成长为气田技能骨干;利用业余时间授课50余场次累计100多课时,培训员工600人次,为满足涩北气田科学技术发展再添技术新合力。 

网站声明    |    网站管理    |    网站帮助    |    访问排行    |    网站值班    |    联系方式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京ICP备09079694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230

网站标识码bm15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