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优先定位 着力制度创新 全力保持就业局势稳定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日期:2020-01-13                               打印本页
  

    福建省认真贯彻中央稳就业决策部署,紧盯就业形势变化,努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政策红利,完善就业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保持了就业局势稳定。

  一、创新体制机制,制度发力稳就业

  一是创新政策供给机制。省级规定政策标准上下限,资金打包下达,地方在省级框架下,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在省政府文件中首次明确鼓励地市加大本地化政策产品供给,满足各类群体政策需求,上下联动,促进政策效果最大化。二是建立政策精准宣传机制。点面结合,开展分众化、精准化宣传,启动“稳就业八闽行”宣传计划,实施“四进基层五步走”。适应新时代信息传播趋势,推出福建就业政策“微课堂”,制作27个政策项目短视频在网络传播,并采取网络学习、在线考试的方式,开展岗位练兵。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制推广使用人策匹配机器人,为申请人自动打包匹配所有可享受就业创业政策,增强群众获得感三是创新就业公共服务供给。依靠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细化政府购买就业服务成果范围,购买就业满意度调查、用工服务、创业评审等成果夯实基层队伍,采取绩效量化考评方式奖补基层就业工作平台,支持购买服务成果方式增设基层大学生岗位。

  二、强化政策协同,服务企业稳就业

  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促进就业十七条政策文件,既着眼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短期性、应急性的稳就业措施,努力把职工稳在企业岗位。“降”实施降费政策全年约减轻企业负担65亿元,其中失业保险减收约38.24亿元。“返”对不裁员、少裁员5.09万家企业发放一般性稳岗返还2.92亿元经工信、商务等部门认定的2809受影响企业困难企业发放稳岗返还1.97亿元。“补”,将“公共就业服务工程”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安排17.1亿元保障就业补贴政策落地。突出关键时点,对春节当月和3-5月间连续生产企业给予稳工奖补,助力企业生产“开门红”

  三、抓住重点群体,分类施策稳就业

  一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建立部门数据比对机制,准确掌握毕业生实名信息,实现求职创业补贴申领“秒批”。开展就业“红娘”帮扶,实行“红娘即时援助、县市区兜底援助”。二是推进精准就业扶贫。在精准就业扶贫六条措施基础上出台三条补短板措施,实施扶贫基地扶贫车间奖补政策,支持就地就近就业。到11月底,全省有转移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78377人,实现就业78359人。出台闽宁协作精准扶贫四条措施,前8个月即完成任务数的271.4%。三是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坚持“扶青扶幼”,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分类施策,积极培育各类创业孵化载体,开展创业大本营专家巡访,累计支持170多家孵化基地,使创业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

  四、突出风险防范,多维保障稳就业

  一是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坚持分级预警、分类施策,构建“3+3”就业应急机制,即跟踪监测、协调引导、分级预案3项机制,制定初级、中级、紧急3级预案加强政策储备,全力做好应对。二是加强就业前瞻性研究。结合经济增速换挡、产业转型升级等新常态,分析全省就业形势和人力资源现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是完善就业形势监测机制。持续抓好就业常规统计,多维度开展重点区域、重点群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监测。积极运用社会保险、招聘求职等大数据比对分析,健全多方参与的就业形势研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