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找准扶贫定位 持续推进就业脱贫
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2020-01-07                               打印本页
  

    福建省厦门市不断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政治和行动自觉,将就业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要民生工程,持续创新、发力和落实,有计划有组织强势推进与甘肃省临夏州劳务协作,2019年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培训128期4564人,帮扶对口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稳定就业23755人,吸纳西部省份建档立卡贫困人员59076人在厦门稳定就业。

  一、营造“齐心”氛围

  厦门市把东西劳务协作当作政治任务,找准劳务协作准确定位,把东西劳务协作与国家扶贫攻坚战略、民族团结政策、厦门经济发展、企业用工需求紧密结合,从政治上理解领会劳务协作任务。一是强化领导。市区人社部门、各相关单位落实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制度,把人社部门对口扶贫协作长效机制纳入本单位工作的重要日程。二是强化责任。市区人社部门、各相关单位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负责人,牵头单位主动掌握工作进展,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确保每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三是强化督促。市人社局对各区工作推进情况一月一督查,对工作进展情况和督察发现的问题一月一通报。将劳务协作对口帮扶纳入年度考核,加大人社系统市对区目标考核中的权重,每年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专项表彰,对问题进行专项问责。四是强化对接。市州、区县建立常态化的对接机制,两地共同构建劳务合作运营信息平台,形成厦门市向临夏州推送重点企业用工信息、临夏州向厦门市推送劳动力就业需求信息的制度。

  二、推出“放心”政策

  紧盯持续稳定就业目标,连续3年出台4项新的政策,构建劳务协作完整政策体系,打出政策创新“组合拳”。一是务工人员愿意来的政策措施。给予来厦门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奖励,给予来厦门就业贫困劳动力前3个月奖励家庭1800元,再3个月奖励家庭3000元,每个家庭可获得最高奖励4800元。二是中介机构愿意做的政策措施。给予输转机构奖励,协调把临夏州确定为劳务输入基地,将厦门市临夏州人社局双方认可的8家政府劳务输出机构和4家市场合作运营机构输送及老员工带夏州新来厦务工人员就业给予劳务合作奖励,最高奖励达2000元/人三是用工企业愿意收的政策措施。给予接收企业补贴,期限为2年,并且给予劳务协作奖励,标准为一次性500元/人,对吸纳临夏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且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企业,到期按人数给予企业每人1000元补助。四是先进典型愿意创的政策措施。按企业接收务工人员的一定比例发放“优秀临夏来厦务工人员”补助,给予个人,标准为1000元/人;“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示范企业”补助,给予企业,标准为30000元/个;“劳务输出合作运营示范机构”补助,给予机构,标准为10000元/个。创新的政策措施为劳务协作精准帮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全年拨付劳务协作资金3310.5万元

  三、开发“安心”岗位

  针对临夏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近60%是回族,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的特点,想方设法输转到东部就业,挖掘潜力就近就地就业,提升扶贫就业岗位的“认可度”。一方面,有组织输转到厦门就业。按照“用工量比较有规模、生产经营比较稳定、工资福利待遇比较好、劳动强度比较适中、后勤保障比较完善”标准开发了93家可接收临夏州员工的企业。定期推送招聘信息和赴临夏州招聘,收集各区重点用工企业招聘信息,编撰成册推送给临夏州。今年共推送岗位信息28034个次,开展招聘71场次,输转建档立卡2913人在厦门稳定就业。面向临夏州建档立卡贫困高校毕业生专门招聘15名事业单位编内工作人员,录取183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读厦门职业技术院校。另一方面,帮扶“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针对数民族比较恋家、对距离和气候等顾虑多的特点,厦门在帮扶中特别注重推动产业协作,今年以来新增援建“扶贫车间”64家,目前厦门援建“扶贫车间”总数达167家,占全州“扶贫车间”比例达90%以上,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达50%以上。引进东部国企、民企45家到临夏州投资兴业,总投资达4.64亿元,吸纳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931人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

  四、提升“暖心”服务

  厦门市把东西劳务协作作为实实在在的扶贫举措,开展具体活动,创新具体载体,开展强有力的服务保障。一是突出现场招聘下乡镇。制作《我们在厦门》之《安心在厦门》、《放心在厦门》、《暖心在厦门》宣传片到临夏州播放,印发市州及各县市政策汇编,收集各区重点用工企业招聘信息,每月定期推送招聘信息和赴临夏州招聘,编撰成册推送给临夏州,确保将政策和信息进村入户推送。增加劳务输转现场招聘频次,走村入户进行发动,深入乡镇开展现场招聘,提高输转的成功率。今年推送岗位信息28034个次,开展专场招聘71场次。二是突出技能培训针对性。指导临夏州对应县开展适合当地特点、当地产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我市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在当地开展订单式培训,共享培训资源,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已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8期4564人,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14期702人。三是突出服务保障特殊性。针对临夏州务工人员回族清真饮食习惯,支持12家企业完成清真食堂改造,出台清真用餐补贴、集中住宿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组织与辖区清真饭店签订清真伙食派送协议,确保回族务工人员正常吃上清真饮食。创造少数民族员工拴心留人的环境,节假日发放民族特产,集中组织参观厦门改革成果,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活动,民族节日集中组织到厦门的清真寺活动。四是突出维权保障及时性。市区劳动监察部门专门下发维护临夏州劳动力劳动权益通知,深入第一线宣传政策,开展权益维护行动。加强用工稳工服务,专门培训两地人社及企业经办人员,主动联系民宗部门,主动走访用工企业,深入一线宣传政策,深入93家厦门接收企业现场解决问题,两年多来临夏州来厦务工人员没有出现拖欠工资及群体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