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模式”设计师柳飞:百姓不富心不甘
发布日期:2019-03-14                               打印本页
浏览次数:
  “爸爸,我想对您说,在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独自上下学,独自去练琴,还学会了煮饭,帮着妈妈一起包饺子……”
  2017年6月,一封女儿给爸爸的信,看哭无数扶贫干部。
  至今提及此信,“收信人”柳飞仍泪奔不已。
  信中,8岁女儿道不尽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信的背后,则是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
  “收信人”柳飞现任江西省人社厅后勤中心副主任。2015年8月,作为省厅扶贫工作队队长,柳飞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到红土圣地江西省横峰县,担任岑阳镇朝堂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朝堂村地处怀玉山脉磨盘山麓,群山连绵,清溪曲绕。优美的自然环境背后,呈现在柳飞眼里的现状只能用六个字形容:贫穷、落后、闭塞。“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这是当年朝堂村的真实写照。
  经过几年的努力,柳飞带领村民,精心设计和打造了脱贫攻坚“朝堂模式”,一步一步把“规划图”变成了“实景图”。“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乐”,如今的朝堂村已经成为省级生态示范村、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帮扶村。

  开展精准识别
  ——第一书记的首场战役
  “省里来了驻村干部,你知道吗?”2015年8月底,在横峰县岑阳镇朝堂村,这成了村民见面的第一句话。
  2015年7月,江西全面启动新一轮省派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江西省人社厅第一时间选派机关干部柳飞驻朝堂村挂点扶贫,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村民眼里的柳飞,皮肤黝黑,身体壮实,俨然一副农村干部的形象。这种感觉无形中拉近了新书记与村民的距离。
  “其实我真的来自农村。”柳飞笑言,他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在考入省人社厅之前,他也曾在乡镇基层摸爬滚打好几年,担任过村支部书记助理、代理村支部书记和镇蹲点干部,与乡村与百姓有着天然的感情。
  驻村的第一天晚上,柳飞便来到村党总支副书记严伏生家里走访。听说省城来了干部,百姓们三三两两围在门口观看。柳飞招呼大家进屋坐下,和大家唠起了家常。
  “看到百姓那期盼的眼神,我下定决心要为他们做点事。”柳飞朴实的话语透着决心。
  贫困户因何而贫?他们目前赖以生存的支柱又在哪?如何让他们脱贫?一连串的问题,柳飞日思夜想……
  精准识别贫困户,柳飞打响首场战役。两个月时间里,他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走遍村里9.6平方公里内的20个村小组、百余户贫困家庭,走访了在家党员、老干部、致富能人……
  两个月下来,柳飞对村里的情况已然了如指掌。他把朝堂村的精准识别工作做到了“三个全覆盖”,即20个村小组和所有贫困户走访全覆盖;党员、干部、致富能人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对所有贫困户按照省扶贫与移民办公室提出的“七不准和四甄别”要求,进行识别排查全覆盖。
  为做好精准识别工作,柳飞披星戴月,摸查村民家底,了解村情民意。走访中,柳飞了解到一位村干部的妻子也在贫困户名单里,他找这位村干部谈话,耐心做工作。村干部当面同意退出,可转身又以其孙子的名字申报贫困户。为此,柳飞吼破了嗓子,甚至拍了桌子。最后村里贫困户由256户减少到99户,低保户由159人减少到96人,从根源上杜绝了识别不准的问题。
  精准识别工作让柳飞心里有了谱。他坚持“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思路,抓小抓细,通过1+N帮扶、干部包片、“三会三送”等举措,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
  柳飞以“秀美乡村”创建为抓手,精心设计,统筹布局,带领村干部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完成了朝堂村2015-2017村庄规划、脱贫规划、产业规划,并请专业设计公司为村庄制定了整体发展规划。

  打造最强支部
  ——农民富不富 关键在支部
  柳飞刚刚走进朝堂村的时候,面临的是一个“软弱涣散”村、无产业村、基础设施落后村。当时村里有60多名党员,柳飞决定马上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可让他郁闷的是,通知了一圈,最后到会的党员只有十几个。面对稀稀拉拉的会场,柳飞明白了一点,没有领头人,什么事情都做不起来。
  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几年来,柳飞通过不断抓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各项制度、机制,将村级党建与脱贫攻坚同研究、同部署、同督查、同推进,实行“挂图作战”,推动党建与扶贫“两手抓、两手硬”,打造了具有战斗力的党支部。
  来到朝堂后,柳飞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严肃党内生活,建立落实各项制度。二是建立监督机制,完善村民自治。三是培养后备力量,发展积极分子。四是推动“总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党员示范”,建强村级党组织。
  柳飞坚持运用“党建+”模式,按“村党总支+产业基地、支部+产业协会、党员能人+示范项目”的“党建+”产业工作新模式,构建了“党建+”服务产业发展,“党建+”助力基地提升,“党建+”引领精准脱贫工程的工作新格局,走出了一条“抓好党建强产业、依托基地促党建、做强党建早脱贫”的新路子。
  “第一书记来了以后,村里发生了大变化,村‘两委’班子越来越和谐,群众对村干部更认可了。”村党支部委员苏益辉高兴地说。
  一幅画面印证了朝堂村的变化:2016年7月1日召开的朝堂村党员大会座无虚席,与一年前稀稀拉拉的会场形成鲜明对比。
  一组数字显示了朝堂村党建工作成效:近几年,朝堂村发展6名积极分子、4名预备党员,3名预备党员如期转正,培养3名村后备干部及多位带头人。
  一系列活动折射出朝堂村和谐向上的氛围:“六一”开展“童梦同享、同筑未来”系列主题活动,为朝堂孩子完成“圆梦微心愿”;重阳节开展文艺汇演暨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看表演、颁奖牌、送奖金,给老人发长寿红包;农民运动会、广场舞大赛、包饺子比赛、卫生大评比、最美人物评选……三年半时间,20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得到了群众的赞誉和好评。2016年,朝堂村被评为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朝堂村多项党建工作举措在全县推广。

  夯实“一号工程”
  ——要致富 先修路
  “今年给田里下肥料轻松多了,路修得这么好,以前想都不敢想。这水泥路是修到我们老百姓的心坎上了。”贫困户朱春福在村口田边和柳飞讲到。
  “要致富先修路”,这一道理大家耳熟能详。柳飞走访了解到,朝堂村交通状况较差,大部分村组道路没硬化,坑洼不平,晴天灰尘满天飞,雨天泥浆到处溅。民情家访中,村民们反映最多的就是道路拓宽、硬化等问题。于是,解决自然村道路问题成为柳飞驻村后的“一号工程”。
  道路硬化需要资金,道路拓宽需要占用田地。柳飞带领村干部多方奔走,四处“化缘”,硬化杨家岭、移民点、胡家岭、养殖场近3公里道路,使150户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和劳动。
  路修通了,紧接着,柳飞在朝堂村大力实施村庄美化绿化,建设现代美丽旅游乡村。截至目前,全村实现了卫生保洁常态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设了村中心文体广场、胡家碓小广场等活动场所,丰富了百姓农余生活;完成了毛家岭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彻底解决了40户村民的饮水困难……

  牵住“牛鼻子”
  ——产业脱贫 挖出身边“金疙瘩”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动力,是加快推进扶贫方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柳飞深谙这个道理。
  一次偶然的机会,柳飞在村民陈根仔家吃饭时感觉米饭的口感不同,一股子好奇心让他挖掘出了一个宝贝——富硒大米。柳飞拿着米,急匆匆跑到省农科院分析检测中心,检测结果令柳飞喜出望外。尽管这个品种产量不高,但硒的含有量却是普通大米的三倍!
  打造富硒大米品牌,柳飞为村民找到了一条致富路子。
  “以前我们的大米卖得和普通大米一个价,但自从柳书记来了之后,发现我们的米是富硒大米,大米价格一下子翻了好几倍。柳书记还帮我们通过网络打通销售渠道,目前大米都卖断货了。”一位村民借助互联网成功销售出富硒大米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产业扶贫带给村民莫大的惊喜。让村民家门口就业,让贫困户家中分红,柳飞为村民精心设计着喜人的蓝图。
  48岁的江朝和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妻子因病去世那一年,看病花了很多钱。家庭负担本来就重,2016年我又被检查出患血脑瘤。孙子在读幼儿园,儿子为照顾我无法外出务工,一家人就断了收入。”回忆往事,江朝和十分激动。
  柳飞带领村民打造的马家柚产业园正风生水起。在柳飞的帮助下,江朝和家闲置的土地也种上了马家柚。江朝和既收租金,又在产业园务工,看病也有了保障。江朝和说:“儿子也在产业园当了管理员,家里一年收入五万多元,外债也还完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江朝和的经历也是朝堂村很多贫困户产业脱贫的真实写照。
  面对朝堂村多山多丘陵、人口分散、荒田荒山荒地多的现状,柳飞因地制宜,说干就干,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马家柚、白莲、富硒大米等产业。
  为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他动员村干部、村民出资入股、找银行贷款;为发展白莲,他多次自己开车奔波千里去考察项目,联系种苗、找技术、开拓市场。
  在柳飞的努力下,朝堂村曾经的荒山变成了3500亩的现代化马家柚产业园、200多亩的苗木基地;曾经的荒田水淹地变成了220多亩的白莲、50亩的药材、300多亩的富硒水稻等种植基地,村民实现了“土地租、门口干、跟着干、有分红”。

  村不和谐心不安
  ——牵挂你的人是我
  “他心里装的都是老百姓的事,谁有难事他都热心帮助。”在朝堂村,大家一提起柳飞书记,都说他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余阿姨,你家大儿子婚事有着落了没?有没有什么困难,看看我们能帮点啥?”“书记啊,有你这份心就够了。”这位余阿姨是岑阳镇朝堂村贫困户余珍花,对这家贫困户的事情,柳飞时时记在心上。柳飞来村一年多,患有严重眼疾的余阿姨光听来人开个腔就晓得是不是柳飞来了。
  余珍花是村里公认最困难的。她先天性失明,前几年丈夫因病去世,儿子没有工作,还负债累累,住的是平房,条件十分简陋,靠低保度日。
  了解到这些情况,刚到村的柳飞就将余阿姨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一步步为她家制定脱贫计划。柳飞先是和阿姨儿子余小龙谈心,通过县就业局帮助小龙在上海找到一份如愿的工作;确定余阿姨家产业分红;帮助协调资金为阿姨加盖一层房子,解决居住问题;解决医疗费报销问题……在柳飞的帮扶下,余阿姨家实现了脱贫。
  这样的事情,柳飞为群众办了不少。
  “记得2015年第一次到朝堂村陆金莲老人家时,正赶上下雨,陆奶奶正在用脸盆接屋顶的漏雨。”柳飞回忆道。通过了解得知,当时已73岁的陆金莲老人患病多年,身体不好,又缺少固定生活来源。村里人说,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她家,也不为过。
  看到此情此景,柳飞发出一声叹息,下决心要帮助老人。按照规定,柳飞将陆金莲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紧接着为她办低保、建房子。通过柳飞的努力,2016年8月,老人建起了一栋90多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房子,并通了电和自来水。陆金莲老人乔迁新居时,感激地握住柳飞的手,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百姓不富心不甘,村不和谐心不安。让全村人早日走上致富道路是我的目标。”这是柳飞刚来朝堂向村民做出的庄严承诺。
  从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柳飞就几乎没有周末和休假。曾记得,男儿也有痴情时。他通过层层选拔,从基层来到了省城,可在刚刚解决夫妻分居的第三天,他毅然又服从组织的安排,来到距南昌200多公里的乡村扶贫,一干就是三年半,毫无怨言。也记得,铁汉也有心酸时。每每谈及妻女,他都满怀歉疚,眼眶泛红,声音哽咽。2015年9月,女儿上小学第一天,柳飞在乡下扶贫,妻子要上班,无暇接送女儿,是女儿独自一人,边走边哭边打电话开启了一个人上学的征途;2016年妻子开刀动手术,正值白莲种植时,柳飞正在采购白莲种苗,忙完准备工作后他才急急忙忙往家里赶,在医院陪护一天后,一大早又出发去广昌选苗……
  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如今的朝堂村,荒山种上马家柚,稻田改种白莲,荒田种上富硒水稻,泥路变成了水泥路,危桥没了,危房也不见了……
  朝堂村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的3900元发展到2018年底的12300元。2017年,朝堂村整村脱贫摘帽,以零问题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被评为横峰县脱贫攻坚先进单位、脱贫攻坚“四大战役”优秀村……伴随一连串的荣誉,朝堂村脱贫攻坚“规划图”一步步成为“实景图”。而柳飞也连续4年荣获横峰县优秀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四大战役”先进第一书记等称号;2015-2016年度、2015-2017年度还被评为省派定点帮扶工作先进个人。
  提及几年的风风雨雨,2018年12月结束扶贫任务回到省厅工作的柳飞不胜感慨。柳飞告别朝堂村时,村操场挤满了几百名送别的百姓。惜别之情令他实难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