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精准”要求 下足“绣花”功夫 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工作
发布日期:2018-12-12                               打印本页
浏览次数:

  四川是全国6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目前,有68个未摘帽贫困县,171万未脱贫人口,其中,深度贫困县45个、贫困人口62.2万人,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今年以来,四川省人社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人社部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聚焦聚力深度贫困地区,以“绣花”功夫狠抓工作落实,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1—11月,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就业培训7.7万人。主要做法是:

  一、着力“三个坚持”,探索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方法路径。一是坚持整体谋划。研究出台了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计划,明确了全省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研究制定了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就业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和计划投入资金、实施项目“2张清单”,推动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工作路径化、项目化。二是坚持政策引领。凉山彝区“一步跨千年”,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是影响全省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在凉山州召开综合帮扶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大会,出台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从产业就业、禁毒防艾、移风易俗等方面为凉山州量身定做了34条支持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研究制定了支持彝族群众转移就业的八条措施,从岗前培训、组织招聘、护送到岗、跟踪服务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彝区就业扶贫的政策保障。三是坚持分类指导。针对藏区贫困劳动力数量较少、外出务工意愿不强和彝区贫困劳动力基数较大、习惯抱团外出就业但普遍缺少技能的实际,我们提出在藏区发展乡村旅游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在彝区狠抓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等工作思路和举措,切实强化了对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的精准指导。今年8月下旬和9月中旬,分别在甘孜州得荣县、凉山州西昌市召开全省藏区、彝区深度贫困县就业扶贫推进会,总结交流藏区、彝区工作经验,对就业扶贫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二、突出“三个重点”,推动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精准发力。一是突出精准识别。采取进村入户等方式,摸清了全省深度贫困地区29.1万名贫困劳动力底数和今年计划脱贫17.6万名贫困劳动力底数,并完成与了省脱贫攻坚“六有”平台数据的比对、复核和认定工作。在45个深度贫困县3993个贫困村统一建立贫困劳动力基础信息、就业培训、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5个名单”,并按照每更新1人补助1元的标准,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对数据信息实行按季更新。对遗漏的贫困劳动力抓紧补充,脱贫的及时调出,返贫的重新纳入,做到了“家底清、去向明”。二是突出精准培训。针对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劳动力普遍缺文化、缺技能的实际,实施了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行动,力争用3年时间,确保45个深度贫困县每个贫困劳动力至少接受一次免费技能培训。在每个深度贫困县建立培训需求、培训任务、参训人员 “三张清单”,实行月调度和季督导制度。1—11月,共培训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劳动力7.7万人。三是突出精准就业。在45个深度贫困县建立就业扶贫车间134个,鼓励、支持园区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省内对口帮扶机制,积极拓展转移就业渠道。今年1—11月,新增转移输出贫困劳动力5.5万人。在每个贫困村开发5个以上保洁保绿、治安协管、灾害监测等公益性岗位,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的补贴,对大龄、残疾等特困劳动力进行兜底安置,共安置3.7万人。

  三、实施“三个一”工程,强化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工作保障。一是为每个深度贫困县选派一名挂职副局长。从全省人社系统选派了4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深度贫困县挂职担任县人社局副局长。二是为每个深度贫困县遴选一家对口支持培训机构。从内地遴选了45家实力较强的技工院校及培训机构,对深度贫困县实行“一帮一”对口培训。1—11月,共为深度贫困县举办“扶贫专班”48期,培训贫困劳动力3289人。三是为每个深度贫困县新增一批就业扶贫专项资金。在分配就业创业补助资金时,对深度贫困地区只做“加法”不做“减法”,今年,在对全省88个贫困县安排3亿元就业创业补助资金的基础上,为每个深度贫困县再增加200万元就业创业补助资金。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义珍副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区、市)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探索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的新路径新方法,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