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打造人社AI+RPA数字员工 智能化提升服务效能
发布日期:2024-05-21                               打印本页

针对当前就人工审批服务工作量大,易出差错影响服务质量的问题,山东省临沂市人社局引入AI+RPA(机器人流程自动)技术,打造人社AI+RPA数字员工,实现人社服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目前,人社AI+RPA数字员工平台已在临沂市人社系统就业、失业业务开展试运行。试运行期间,数字员工日均办理就业失业500余笔业务,实现零失误。

流程再造 实现“闪批”模式

       人社AI+RPA智能审核以数字化信息化为基础,实施“业务融合”流程再造,办结空间再压缩,时间再缩短。

       依托临沂人社业务综合支撑平台,在“一窗通办”模式基础上,推进“业务融合、集中审批”改革,提供无差别受理、跨版块审核、一站式服务。实施全市通办,打破属地办理限制,首批推行91项业务全市通办,满足企业、群众就近跨区域无差别同标准办理业务。创新“闪批”服务模式,将人社业务系统与“山东通”协同办公平台集成对接,实现秒审秒批。

精准施策 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

人社AI+RPA数字员工上线后,7x24小时全天候高效执行工作任务。尤其是在业务高峰期,数字员工能够及时审核业务发放失业保险金,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人社业务效率。此外,数字员工还能自动化处理大量重复性查询和数据比对任务,使工作人员有更多精力去处理复杂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同时大大降低出错率,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准确性。

积极创新 拓展业务范围

临沂市人社局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试点基础上,通过标准化改造、人工智能辅助、多系统链接、技术融合等手段,扩展了人社智能审批、跨系统信息转录、服务事项智能巡检、信息智能采集等多项功能,有效解决就业、社保等系统集成问题以往业务流程中常见的数据繁杂采集难、二次转录次数多、审批流程复杂、跨部门沟通难、经办人员重复性劳动效率低、易出错等问题得以改变既破解数据孤岛效应,也打破了时间限制,极大提高了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