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唱响新时代人社凯歌
发布日期:2022-09-21                               打印本页

青海浮天阔,黄山裂地虚。

从三江源头到大湖之畔,从农区人家到草原牧乡,青海省聚力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屏障,共创美好生活,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人社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稳就业保就业、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为民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努力让百姓的生活更加殷实、精神更加富足、笑容更加灿烂,全省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十年来,青海省人社事业蓬勃发展,在全国创造了多项“率先”,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表彰,赢得了人民群众满意的口碑,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唱响了新时代人社服务凯歌。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

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1.74万人,年均超过6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34.4万人次,年均超过110万人次……一组组数字正是青海省近年来坚定不移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最好的证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着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推动形成政府激励、社会支持、劳动者勇于就业创业的新机制,全力稳就业保就业,全省就业实现“质量、数量”双提升。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青海省人社部门沉着应对、攻坚克难,稳住就业“基本盘”,发挥了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压舱石”作用。当地积极优化就业结构,城镇登记失业率从3.4%下降到1.8%,保持较低水平;城镇吸纳就业人数超过农村,城乡就业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主体,超过“半壁江山”。此外,青海省人社部门累计帮助16万多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 33.24万名失业人员再就业、4.46万名困难人员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现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大力打造劳务品牌,形成了以“青海拉面”、“青绣”、枸杞采摘为代表的一批优质劳务品牌。据统计,青海人在北京、广州等270多个城市和马来西亚、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开办拉面店3.3万家,带动近20万人就业,年经营收入达200亿元。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拉面,载着浓浓乡愁、伴着青海故事、带着高原魅力,闯出青海、遍布全国、走向世界。从“小打小闹”的街头小摊荣登地理标志的“大雅之堂”,成为名副其实的“就业面”“致富面”“幸福面”,向世人展现了高原儿女的勤劳朴实和自强不息、敢闯敢干的精气神。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青海省始终把社会保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制度安排。

十年来,青海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织密扎牢了社会保障“安全网”。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顺利并轨,建立起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率先实现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在青海大地,各族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失业、工伤等困境时都有了相应的制度保障。

积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青海全省目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32万人、55万人、96万人,比十年前分别增长了65%、47.5%、95%,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人人享有社保的目标。

全省采取多举措逐步增强社会保障服务能力。累计发放社保卡582万张,覆盖全省98%的常住人口,基本实现“人手一卡”;不断优化服务功能,初步实现惠民惠农补贴、就医购药等民生服务“一卡通”。

人才队伍建设蓬勃发展

青海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关乎发展的根本问题。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强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培养本土人才,积极引进紧缺人才,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青海着力在引才、育才、用才上下功夫,出台《“青海学者”计划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国家级、省级人才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昆仑英才行动提质增效,科学制定23个职称改革方案和32个评价标准,新一轮职称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成效显现。

为了推动高素质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壮大,青海省创新“项目+平台+人才”模式,建立5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4个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组团式”引进博士632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零的突破,博士后科研站点进入“两位数”时代,高层次人才达到3611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8.05万人。同时,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精准开展“菜单式”、定岗定向和创业培训,组织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98.8万人次,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7.7万人,比2012年增长了26.5%。各类人才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逐年提升,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定不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青海省始终把维护劳动者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法治思维、依法行政,用法治方式积极预防化解劳动关系领域突出问题,着力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全省劳动关系保持总体和谐稳定,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青海省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配套措施,强化政策指导和日常督促检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逐年提高。2021年底,全省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以上。创新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立健全由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制度。全省以贯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核心,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为主线,制定出台14项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制度规定,强化了依法公正处理争议案件的制度保障。按照“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原则,优化争议处理程序,畅通争议处理通道,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累计处理争议案件1.7万余件,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6%以上。

青海始终把加强人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基础工程。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流程、创新服务,不断提升人社政务服务的标准化、信息化、便捷化水平。

全系统共精简各种证明材料110项,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材料减少85.9%;75项服务“零跑腿”;办理时限提速50%以上;10个“一件事”打包办、29个异地事项跨省办、190个事项省内通办,实现“一般事项不见面、复杂事项一次办、无谓材料不用交”。

全省建成人社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190项服务事项在省政务服务网、厅门户网和人社通APP实现“一网通办”,网办业务占比达90%。通过大数据比对从“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等9个事项实现“免审即享”。针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开展适老化改造,推行授权代理、亲友代办,提供上门服务,让人社服务更加贴心、暖心。

迈进新时代,青海省人社部门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大的改革勇气、更积极的进取精神,推动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人社凯歌唱响青藏高原。(闫光明)